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

城乡统筹背景下成渝两地的农民工住房券机制设计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1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3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技术路线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2 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后的土地问题与居住问题第17-21页
   ·农民工的土地问题第17-19页
     ·农村土地制度的制约问题第17页
     ·尚未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第17-18页
     ·不能割舍的人地联系第18-19页
   ·农民工的居住问题第19-20页
     ·居住点以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为主,容易产生隔离问题第19页
     ·居住条件差、居住问题复杂第19-20页
     ·部分农民工将沦陷为“无根”阶级第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与实践情况第21-29页
   ·国家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主要政策第21页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实践模式第21-26页
     ·农民工住房公积金第21-23页
     ·土地换房第23-25页
     ·农民工公寓第25-26页
     ·公共租赁住房第26页
   ·总结第26-29页
4 重庆市农民工土地流转和住房需求的调研报告第29-39页
   ·调研情况概述第29页
     ·调研背景第29页
     ·调研目的第29页
     ·调研方案第29页
   ·调研结果分析第29-37页
     ·农民工基本情况统计第29-31页
     ·流转农村土地的意愿调查统计第31-36页
     ·农民工在城居住需求调查统计第36-37页
   ·结论与建议第37-39页
     ·结论第37页
     ·建议第37-39页
5 农民工住房券机制设计第39-53页
   ·国内外住(租)房券机制发展状况第39-45页
     ·美国的租房券政策第39-43页
     ·我国的住房券在理论上的发展第43-44页
     ·我国的租房券的试点第44页
     ·借鉴价值第44-45页
   ·农民工住房券的机制设计第45-53页
     ·农民工补偿形式的双选择第45-46页
     ·农民工住房券的操作流程第46页
     ·农民工住房券的性质第46-47页
     ·农民工住房券的土地流转第47-48页
     ·农民工住房券的土地补偿标准第48-50页
     ·农民工住房券使用途径的设计第50-51页
     ·农民工住房券机制中资金运作第51-52页
     ·农民工住房券的相关配套保障第52-53页
6 基于创新角度对农民工住房券机制的展望第53-57页
   ·理论基础第53页
   ·对农民工住房券机制的展望第53-56页
     ·流向外地的农民工住房券机制的设计第54-55页
     ·流向外地的农民工住房券机制的使用方式第55-56页
     ·其他相关保障第56页
   ·总结第56-57页
7 对农民工住房券机制的评价与实施建议第57-63页
   ·农民工住房券机制的评价第57-60页
     ·实施农民工住房券机制的意义第57-59页
     ·实施农民工住房券机制需注意的问题第59-60页
   ·实施农民工住房券机制的相关建议第60-63页
     ·充分营造政策环境第60页
     ·注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渐进性第60-61页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第61页
     ·完善公共租赁住房体系第61-63页
8 研究结论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创新与不足第64-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第71-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青年自组织的社会参与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校园背景下的交际风格的影响--以中国和意大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