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三维装配工艺评估与优化建模流程 | 第20-26页 |
·虚拟装配技术 | 第20-21页 |
·DELMIA 数字化制造软件概述 | 第21-22页 |
·DELMIA 系统的主要结构 | 第21页 |
·DPM Assembly 装配仿真模块 | 第21-22页 |
·Ergonomics 人机工程模块 | 第22页 |
·基于 DELMIA 的虚拟装配实现流程 | 第22-25页 |
·产品数字样机和生产资源模型 | 第22页 |
·装配工艺初步规划 | 第22-23页 |
·虚拟装配环境初始化 | 第23页 |
·装配过程的模拟和分析 | 第23-24页 |
·人机工程模拟和分析 | 第24页 |
·确定并发布最终装配工艺方案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大型飞机翼身对接过程虚拟装配建模 | 第26-43页 |
·翼身对接工位概述 | 第26-27页 |
·大型飞机数字样机模型 | 第27-30页 |
·产品数字样机技术 | 第27-28页 |
·数字样机模型的轻量化 | 第28-30页 |
·面向装配仿真的生产资源建模技术 | 第30-34页 |
·AEC 工厂 | 第30-31页 |
·设备建模技术 | 第31-34页 |
·人体建模技术 | 第34-35页 |
·工艺初步规划和工艺库的建立 | 第35-37页 |
·翼身对接工位的装配任务 | 第35页 |
·翼身对接工位工艺初步规划 | 第35-36页 |
·建立工艺库(Process Library) | 第36-37页 |
·虚拟装配环境的建立 | 第37-39页 |
·基于拆卸的装配路径规划 | 第39-40页 |
·装配路径 | 第39页 |
·装配路径的规划方法 | 第39页 |
·装配路径定义的具体流程 | 第39-40页 |
·虚拟装配动作的实现 | 第40-41页 |
·人机装配仿真的实施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装配工艺评价和优化技术 | 第43-61页 |
·装配工艺设计的内容 | 第43-44页 |
·装配工艺设计评价和优化概述 | 第44页 |
·装配序列规划、评估技术 | 第44-50页 |
·装配序列规划的含义 | 第44页 |
·ASP 研究现状 | 第44-45页 |
·基于两层次评估和 DPM 的 ASP 方法 | 第45-48页 |
·运用实例 | 第48-50页 |
·工位布局空间性评估和优化 | 第50-52页 |
·复杂工位的布局 | 第50页 |
·空间干涉检测技术 | 第50-51页 |
·DELMIA 系统的碰撞、空间检测功能 | 第51页 |
·工位布局空间检测技术运用实例 | 第51-52页 |
·装配工时的评估和优化 | 第52-55页 |
·生产线的平衡 | 第52-53页 |
·设置虚拟装配动作时间的依据 | 第53-54页 |
·MTM 方法时间衡量方法 | 第54-55页 |
·基于人机工程的装配工艺评估和优化 | 第55-60页 |
·人机工程学分析方法 | 第55-59页 |
·人机工程优化案例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DELMIA 软件的二次开发 | 第61-72页 |
·DELMIA 二次开发概述 | 第61-62页 |
·DELMIA 的二次开发接口 | 第61页 |
·主流的 DELMIA 二次开发方式 | 第61-62页 |
·Automation 开发技术 | 第62页 |
·VB 和 VBA 概述 | 第62-66页 |
·Visual Basic 简介 | 第62-63页 |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 第63-64页 |
·VB 的控件 | 第64页 |
·VB 应用程序的组成 | 第64-65页 |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概述 | 第65-66页 |
·仿真功能拓展的实现 | 第66-68页 |
·DELMIA 的功能定制需求 | 第66页 |
·定制的基本实现方法 | 第66-67页 |
·定制的具体实现方法 | 第67-68页 |
·ASP 方法的集成 | 第68-71页 |
·ASP 方法集成的需求 | 第68-70页 |
·优先度评估工具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2-74页 |
·本文总结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