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应力叠加和应力集中现象的研究 | 第11-15页 |
·国外关于地应力场和保护煤柱留设方面的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关于地应力场方面的研究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连采连掘工作面应力场及保护煤柱留设理论 | 第18-31页 |
·工作面应力场方面的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巷道应力场分布的理论研究 | 第19-31页 |
·单个圆形巷道周围的应力分布 | 第19-20页 |
·非静水应力状态圆形巷道周边的应力分布 | 第20-23页 |
·巷道周边有极限平衡区时的应力分布 | 第23-25页 |
·矩形巷道周边的应力分布 | 第25-27页 |
·巷道群开掘对应力场的影响 | 第27-28页 |
·保护煤柱留设分析 | 第28-31页 |
3 W2301 工作面物理力学参数测定及煤岩结构探测 | 第31-38页 |
·概述 | 第31页 |
·煤岩样采集 | 第31-32页 |
·煤岩样力学参数实验概述 | 第32页 |
·实验室参数测试 | 第32-38页 |
4 连采连掘工作面应力分布及保护煤柱尺寸留设分析 | 第38-60页 |
·FLAC~(3D)功能和特性简介 | 第38-39页 |
·W2301 工作面概况 | 第39-41页 |
·掘进工作面巷道支护技术 | 第41-43页 |
·连采连掘工艺简介 | 第43-46页 |
·对 W2301 工作面连采连掘工艺进行数值分析 | 第46-49页 |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第46-47页 |
·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确定 | 第47-48页 |
·模拟方案确定 | 第48-49页 |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60页 |
·两巷道轴向合理距离的确定 | 第49-52页 |
·工作面掘进真实循环过程的模拟和合理保护煤柱尺寸的确定 | 第52-60页 |
5. 保护煤柱受力分析实测数据分析及最终尺寸确定 | 第60-63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