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刨煤机的国内外应用与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 ·刨煤机动力学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4-15页 |
| ·刨煤机可靠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5-16页 |
| ·课题的来源、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6-17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 2 刨煤机动力学仿真及可靠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 第18-20页 |
| ·虚拟样机及虚拟样机技术 | 第18-19页 |
| ·虚拟样机仿真平台的构建 | 第19-20页 |
|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机械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 ·多刚体机械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20页 |
| ·刚柔耦合机械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20-21页 |
| ·机械系统可靠性研究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 ·机械系统可靠性概述 | 第21-22页 |
|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机械系统可靠性研究 | 第22页 |
| ·疲劳寿命预测基础理论 | 第22-26页 |
| ·疲劳破坏概述 | 第23页 |
| ·疲劳分析理论 | 第23-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刨煤机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第27-46页 |
| ·刨煤机刚体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27-38页 |
| ·基于 Pro/ENGINEER 的刨煤机三维实体建模 | 第27-30页 |
| ·基于 Pro/ENGINEER 的刨煤机虚拟装配及干涉检查 | 第30-33页 |
| ·基于 ADAMS 的刨煤机刚体模型的建立 | 第33-38页 |
| ·刨煤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参数设置 | 第38-43页 |
| ·ADAMS 中柔性体的描述及建立方法 | 第38-41页 |
| ·ADAMS 中刚柔耦合虚拟样机仿真参数设置 | 第41-43页 |
| ·基于 Workbench 的刨链回转接头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 ·基于 ADAMS 的载荷提取 | 第43页 |
| ·基于 Workbench 的仿真模型建立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刨煤机虚拟样机模型的仿真分析及可靠性验证 | 第46-66页 |
| ·基于 ADAMS 的刨煤机牵引块可靠性分析 | 第46-49页 |
| ·加载方式的确定 | 第46页 |
| ·仿真数据的提取及分析 | 第46-48页 |
| ·基于仿真结果的合理优化 | 第48-49页 |
| ·基于 Workbench 的刨链回转接头可靠性分析 | 第49-54页 |
| ·极值载荷下薄弱环节的强度验证 | 第49-51页 |
| ·均值载荷下应力分布趋势分析 | 第51-52页 |
| ·整机动态特性对刨链回转接头可靠性影响 | 第52-54页 |
| ·刨煤机其它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分析及整机可刨性研究 | 第54-65页 |
| ·刨煤机刀座及刨刀的强度验证 | 第54-65页 |
| ·基于关键零件可靠性分析的整机可刨性验证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5 基于 NSOFT 的刨煤机关键零件疲劳分析 | 第66-77页 |
| ·刨煤机牵引块的疲劳寿命分析 | 第66-69页 |
| ·疲劳破坏趋势及危险节点的获取 | 第66-67页 |
| ·关键节点载荷谱处理及寿命预测 | 第67-69页 |
| ·刨煤机刀座及刨刀的疲劳寿命分析 | 第69-75页 |
| ·整机动态特性对刨煤机关键部件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及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作者简历 | 第81-83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