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关于政府行政成本的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国外关于政府行政成本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第12页 |
·创新点 | 第12页 |
·重点及难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文献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历史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比较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政府行政成本减控法律制度概述 | 第14-16页 |
·政府行政成本的含义 | 第14-15页 |
·政府行政成本的减控的含义 | 第15页 |
·政府行政成本减控的法律制度 | 第15-16页 |
第3章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减控的必要性与法律制度需求 | 第16-23页 |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减控的必要性分析 | 第16-21页 |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存在过高和增速过快的问题 | 第16-17页 |
·过高和增速过快的政府行政成本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 第17-21页 |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减控对法律制度的需求 | 第21-23页 |
第4章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减控法律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23-28页 |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减控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23页 |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减控法律制度的不足 | 第23-28页 |
·政府编制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 第24-25页 |
·绩效评估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 第25页 |
·财政预算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25页 |
·公务消费法律制度的不规范 | 第25-26页 |
·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的不足 | 第26页 |
·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不全面 | 第26-27页 |
·电子政务法律制度的缺失 | 第27-28页 |
第5章 西方国家政府行政成本减控的法律制度及其启示 | 第28-33页 |
·美国行政成本减控法律制度 | 第28-29页 |
·英国行政成本减控法律制度 | 第29页 |
·澳大利亚行政成本减控法律制度 | 第29页 |
·新西兰行政成本减控法律制度 | 第29-30页 |
·西方国家行政成本减控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3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减控法律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 第33-41页 |
·强化公务员责任意识 | 第33页 |
·加强“三定”规定法规化 | 第33-35页 |
·加强政府职能管理 | 第33-34页 |
·加强机构设置管理 | 第34页 |
·加强工作人员管理 | 第34页 |
·加强法律责任的规定与管理 | 第34-35页 |
·完善绩效评估制度 | 第35-37页 |
·绩效评估的主体 | 第35页 |
·绩效评估的内容 | 第35-36页 |
·绩效评估的方法 | 第36页 |
·绩效评估的指标 | 第36页 |
·绩效评估的结果 | 第36-37页 |
·健全财政预算法及其配套措施 | 第37-38页 |
·建立政府会计制度,完善考核体系 | 第37页 |
·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平台,实现全程监督 | 第37-38页 |
·建立预算外资金纳入制度,进行预算管理 | 第38页 |
·规范公务消费制度 | 第38-39页 |
·制定反浪费条例和建立行政成本问责机制 | 第39页 |
·订立政府行政成本信息公开条款和出台电子政务法 | 第39-4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1-42页 |
·政府行政成本持续攀升需要法律规制 | 第41页 |
·政府行政成本减控法律措施构建 | 第41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