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高电压技术论文--过电压及其防护论文--过电压保护装置论文

接地网的电性能仿真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电磁兼容技术第12页
     ·变电站接地网技术的发展状况第12-13页
     ·飞机接地技术与复合材料概况第13-14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4页
   ·全文构架第14-16页
第二章 接地网分析的理论根据第16-21页
   ·矩量法基础第16-20页
     ·概述第16页
     ·矩量法基本理论第16-17页
     ·线网模型的矩量法第17-20页
   ·FEKO 简介第20页
     ·FEKO 概述第20页
     ·FEKO 剖分尺寸说明第20页
   ·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电磁兼容中的接地技术与趋肤效应第21-26页
   ·引言第21页
   ·电磁兼容中的接地要求第21页
   ·电磁兼容中的接地方式及各种接地方式的特点第21-23页
     ·共用地线串联一点接地第21-22页
     ·独立地线并联一点接地第22页
     ·多点接地第22-23页
     ·混合接地第23页
     ·浮地第23页
   ·接地阻抗第23-24页
     ·对接地阻抗的要求第23-24页
     ·如何降低接地阻抗第24页
   ·趋肤效应对导线阻抗的影响第24-26页
第四章 接地网屏蔽效能的分析第26-34页
   ·引言第26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26-33页
     ·仿真实验第26-27页
     ·屏蔽效能随频率的变化第27-29页
     ·屏蔽效能与导线半径之间的关系第29页
     ·屏蔽效能随网格间距的变化第29-30页
     ·不同网格形状下屏蔽效能的变化第30-31页
     ·铜质立方体盒子的屏蔽效能第31-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五章 影响接地网的网内电位差的因素第34-50页
   ·引言第34-38页
     ·公共地阻抗耦合分析第34-35页
     ·仿真模型以及对仿真结果正确性的验证第35-38页
     ·仿真结果的处理第38页
   ·不同频率的比较第38-39页
   ·导线半径、网格剖分的影响第39-40页
     ·导线半径对干扰电压的影响第39页
     ·网格剖分对干扰电压的影响第39-40页
   ·网格形状和电流注入点改变引起的变化第40-42页
     ·不同网格形状对应的干扰电压的比较第40-41页
     ·不同电流注入点对应的干扰电压的比较第41-42页
   ·导电面板和线网的混合结构第42-44页
   ·多个电流源同时注入第44-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置在介质板上的平面接地网第50-56页
   ·介质板的介电常数对平面接地网上电流分布的影响第50-52页
   ·介质板的厚度对平面接地网网内电位差的影响第52-53页
   ·介质板的介质损耗的影响第53页
   ·介质板上不同电流注入点、网格形状对平面接地网网内电位差的影响第53-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7页
   ·总结第56页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学期间从事的工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励磁双凸极起动/发电机起动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PMT-PMS-PZT大功率压电陶瓷的制备及掺杂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