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的经济学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空间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 ·系统科学理论 | 第17页 |
| ·再生资源理论 | 第17-19页 |
| ·均衡分析理论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构成分析 | 第21-27页 |
| ·回收利用系统构成 | 第21-22页 |
|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 第22-26页 |
| ·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22-23页 |
| ·回收者行为分析 | 第23-25页 |
| ·利用者行为分析 | 第25页 |
| ·生产者行为分析 | 第25-26页 |
| ·政府行为分析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4章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价值评估 | 第27-31页 |
| ·回收利用系统的外部性 | 第27页 |
| ·价值评估模型 | 第27-28页 |
| ·补贴额度的确定与补贴资金的分担 | 第28-30页 |
| ·补贴额度的确定 | 第29页 |
| ·补贴资金的分担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5章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经济分析 | 第31-41页 |
| ·相关主体的成本收益结构 | 第31-32页 |
| ·补贴对回收利用系统的影响 | 第32-36页 |
| ·补贴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补贴对产业规范化的影响 | 第33-34页 |
| ·补贴对产品利用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 ·最优生产规模的确定 | 第36-38页 |
| ·补贴额度与企业最优生产规模的关系 | 第36-37页 |
| ·企业最优生产规模的确定 | 第37-38页 |
| ·补贴在回收利用系统间的分配 | 第38-40页 |
| ·补贴分配中的均衡模型 | 第38-39页 |
| ·补贴额度的确定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6章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改善对策 | 第41-45页 |
| ·征收合理的处理费 | 第41-42页 |
| ·明确征费对象 | 第41页 |
| ·确定征费额度 | 第41-42页 |
| ·创新征费方式 | 第42页 |
| ·制定规范有效补贴的发放制度 | 第42-43页 |
| ·明确补贴对象 | 第42页 |
| ·确定补贴额度 | 第42-43页 |
| ·创新补贴方式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