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论文背景 | 第10-12页 |
·PON的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PON的基本原理 | 第15-25页 |
·PON系统的组成 | 第15-16页 |
·PON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6-19页 |
·双向传输技术 | 第16页 |
·多址接入技术 | 第16-19页 |
·PON的分类 | 第19-24页 |
·APON的技术特点 | 第19页 |
·EPON的技术特点 | 第19-21页 |
·GPON的技术特点 | 第21-22页 |
·APON、EPON和GPON的对比 | 第22-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北京电信PON网络的规划设计 | 第25-51页 |
·北京电信早期PON的规划应用 | 第25-28页 |
·相关背景 | 第25页 |
·业务类型 | 第25-26页 |
·组网方式 | 第26-27页 |
·早期规划应用总结 | 第27-28页 |
·总体规划设计思路 | 第28-29页 |
·规划设计背景 | 第28页 |
·总体思路 | 第28页 |
·规划网络范围 | 第28-29页 |
·业务类型及带宽模型 | 第29-31页 |
·业务类型 | 第29页 |
·带宽预测 | 第29-30页 |
·FTTX组网模式下的每PON口覆盖用户数测算 | 第30-31页 |
·PON网络建设模式 | 第31-34页 |
·PON技术的选择 | 第31页 |
·基于PON的FTTx网络组网总体原则 | 第31-32页 |
·网络方案 | 第32-34页 |
·ODN及布线系统的规划 | 第34-40页 |
·ODN的定义 | 第34页 |
·ODN的组网结构 | 第34-35页 |
·ODN的光分路器的选用和模式选择 | 第35-36页 |
·ODN的光通道损耗 | 第36页 |
·光缆管道线路规划 | 第36-39页 |
·引入线子系统 | 第39页 |
·家庭信息箱需求 | 第39-40页 |
·OLT的部署 | 第40-46页 |
·OLT的PON口配置原则 | 第40页 |
·OLT的覆盖区域 | 第40-41页 |
·OLT的设置 | 第41-42页 |
·OLT的连接方式 | 第42-46页 |
·ONU的部署 | 第46页 |
·ONU的部署场景 | 第46页 |
·ONU部署与WIFI建设 | 第46页 |
·网管系统 | 第46-49页 |
·PON网管系统的管理界面 | 第46-47页 |
·PON网管系统的配置原则 | 第47-49页 |
·装维界面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北京电信ODN建网模式、造价测算和工程案例 | 第51-74页 |
·ODN建设组网模式和造价测算 | 第51-59页 |
·旧小区改造模式 | 第51-55页 |
·新建小区 | 第55页 |
·商务楼宇 | 第55-56页 |
·造价分析 | 第56-59页 |
·工程案例 | 第59-73页 |
·项目概述 | 第59-60页 |
·业务分析与需求预测 | 第60-62页 |
·建设方案 | 第62-72页 |
·投资估算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8页 |
·总结 | 第74页 |
·PON技术展望 | 第74-78页 |
·利弊分析 | 第74-77页 |
·趋势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