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骥电影创作论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滕文骥电影作品的创作思想及思想成因 | 第13-37页 |
·滕文骥电影作品的创作思想 | 第13-29页 |
·使命感与时代感:专注的社会思考 | 第13-17页 |
·城市与乡村:文明与愚昧的话语冲突 | 第17-20页 |
·电影与生活: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美 | 第20-23页 |
·讲述与表达:电影作为一种语言 | 第23-26页 |
·“黄土情结”与西部神话:用音乐诠释民族文化 | 第26-29页 |
·滕文骥电影创作的思想成因 | 第29-37页 |
·创作环境:从自由创作到最终分化 | 第30-33页 |
·美学追求:纪实美学的觉醒与重构 | 第33-37页 |
第三章 滕文骥电影作品艺术表现方法 | 第37-53页 |
·滕文骥电影作品的叙事模式 | 第37-42页 |
·以音乐为中心的诗性叙事结构 | 第37-38页 |
·松散的“板块”组合式叙事结构 | 第38-40页 |
·圆形的循环式叙事模式 | 第40-41页 |
·纪实性与典型化的统一 | 第41-42页 |
·滕文骥电影作品镜像分析 | 第42-53页 |
·宽银幕的初次尝试 | 第43-44页 |
·写实长镜头的使用 | 第44-45页 |
·蒙太奇对比 | 第45-48页 |
·构图作为象征 | 第48-50页 |
·色彩作为象征 | 第50-51页 |
·声音作为结构因素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对滕文骥电影创作的评价和展望 | 第53-59页 |
·始终“在路上”的新锐导演 | 第53-54页 |
·“西部电影”阵地上的坚守者 | 第54-56页 |
·滕文骥电影创作的局限性 | 第56-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滕文骥创作年表及奖项一览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