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焚烧飞灰的产生 | 第10-11页 |
·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 第11-13页 |
·焚烧飞灰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焚烧飞灰处理方法 | 第13-17页 |
·电动去除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实验设计 | 第20-30页 |
·样品的采集与制作 | 第20-21页 |
·焚烧飞灰的表征特性实验设计 | 第21-23页 |
·焚烧飞灰粒径研究 | 第21页 |
·焚烧飞灰的所含基本元素研究 | 第21页 |
·焚烧飞灰形貌及物相研究 | 第21-22页 |
·焚烧飞灰的重金属全量研究 | 第22-23页 |
·焚烧飞灰环境毒性及环境活性研究实验设计 | 第23-26页 |
·焚烧飞灰浸出毒性实验 | 第23-24页 |
·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实验 | 第24-26页 |
·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电动去除实验设计 | 第26-30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设计 | 第27-30页 |
3 焚烧飞灰的表征分析 | 第30-46页 |
·焚烧飞灰样品的粒径分布 | 第30-32页 |
·粒径分析方法及原理 | 第30页 |
·粒径分析结果及讨论 | 第30-32页 |
·焚烧飞灰样品成分分析 | 第32-34页 |
·X 射线荧光分析原理 | 第32页 |
·成分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2-34页 |
·焚烧飞灰样品形貌分析 | 第34-36页 |
·形貌分析方法及原理 | 第34页 |
·分析结果及讨论 | 第34-36页 |
·焚烧飞灰样品物相分析 | 第36-41页 |
·物相分析方法及原理 | 第36页 |
·分析结果及讨论 | 第36-41页 |
·焚烧飞灰样品中重金属全量分析 | 第41-43页 |
·全量消解方法及原理 | 第41-42页 |
·全量分析结果及讨论 | 第42-43页 |
·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形成机理探讨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焚烧飞灰环境毒性及环境活性分析 | 第46-52页 |
·焚烧飞灰样品浸出毒性分析 | 第46-47页 |
·浸提剂的选择 | 第46页 |
·浸出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6-47页 |
·焚烧飞灰样品环境活性分析 | 第47-50页 |
·形态分析实验 | 第47-48页 |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电动去除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实验研究 | 第52-64页 |
·电动去除实验原理 | 第52-55页 |
·水的电解 | 第52-53页 |
·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在酸性环境中的释放 | 第53-54页 |
·重金属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 | 第54-55页 |
·实验现象分析 | 第55-57页 |
·宏观现象 | 第55页 |
·阴阳两电解槽中电解质溶液 pH 随时间变化 | 第55-56页 |
·系统电压随时间变化 | 第56-57页 |
·其它参数的变化 | 第5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电动去除实验后焚烧飞灰样品中重金属全量分析 | 第57-58页 |
·电动去除实验后焚烧飞灰样品中重金属浸出毒性分析 | 第58-60页 |
·电动去除实验后焚烧飞灰样品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6 增强性电动去除实验研究 | 第64-72页 |
·增强改进试验措施 | 第64-66页 |
·焚烧飞灰样品水洗预处理 | 第64-65页 |
·曝气 | 第65-6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6-70页 |
·增强性电动去除实验后焚烧飞灰样品中重金属全量分析 | 第66-68页 |
·增强性实验后焚烧焚烧飞灰样品中重金属浸出毒性分析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2-76页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 | 第84页 |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