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

节约型城市绿地系统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土地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突显第12页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为节约型绿地系统提出新的要求第12页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需要第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研究综述第14-21页
   ·相关概念第14页
     ·城市绿地第14页
     ·城市绿地系统第14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14页
     ·节约型城市绿地第14页
     ·节约型城市绿地系统第14页
   ·城市绿地系统相关理论及发展第14-16页
     ·国外相关理论及发展第14-15页
     ·国内相关理论及发展第15-16页
   ·节约型城市绿地系统研究概况第16-18页
     ·国外概况第16-17页
     ·国内概况第17-18页
   ·相关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第18-19页
     ·国家相关标准第18-19页
     ·相关指标体系研究第19页
   ·研究发展趋势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节约型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第21-40页
   ·节约用地第21-26页
     ·空间布局优化第21页
     ·体绿化第21-24页
     ·林荫绿化第24-25页
     ·复层式植物配置第25页
     ·复垦绿化第25-26页
   ·节约能源第26-29页
     ·使用自然清洁能源第26-27页
     ·高效节能装置及技术第27页
     ·利用植物降温增湿生态作用减少能耗第27-28页
     ·就近取材,减少能耗第28页
     ·绿地布局均好第28-29页
   ·节约用水第29-33页
     ·节水灌溉技术第29-30页
     ·植物配置节水第30页
     ·雨水收集利用第30-31页
     ·污水处理第31-32页
     ·节水措施综合利用第32-33页
   ·节约材料第33-36页
     ·环境友好型材料利用第33-35页
     ·地方材料利用第35页
     ·废弃材料循环利用第35-36页
     ·乡土植物为主,保护植物材料第36页
   ·节约土方第36-37页
     ·保护自然地貌第36页
     ·土方就地平衡第36-37页
     ·表土回填作为种植土第37页
   ·节约人力第37-38页
     ·规划耐粗放管理的景观第37页
     ·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第37页
     ·管理规范化第37-38页
   ·节约资金第38-39页
     ·合理规划,节约绿地投入资金第38页
     ·科学施工,节约绿地建设资金第38页
     ·合理配置植物,节约绿地维护资金第38-39页
     ·苗木自给自足,节约绿化投入资金第39页
     ·设立绿化专项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第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节约型城市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第40-49页
   ·指标体系确立的基本原则第40页
     ·系统性原则第40页
     ·针对性原则第40页
     ·可比性原则第40页
     ·层次性原则第40页
     ·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第40页
     ·可操作性原则第40页
   ·指标体系确立的方法和思路第40-41页
   ·指标因子的选择第41-43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3-48页
     ·确定指标权重集第43页
     ·确定评判集第43-45页
     ·一级综合评判第45页
     ·二级综合评判第45页
     ·权重的确定第45-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百色市节约型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第49-77页
   ·百色市现状概况第49-52页
     ·自然地理条件第49-52页
     ·气候条件第52页
     ·生物资源第52页
   ·百色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评价第52-64页
     ·百色市各类城市绿地现状概况第52-56页
     ·百色市城市绿地现状分析第56-62页
     ·百色市城市绿地现状指标评价第62-64页
     ·评价结果第64页
   ·百色市绿地系统节约规划第64-74页
     ·战略思想第65页
     ·节约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65-74页
   ·百色市绿地系统节约规划后评价第74-76页
     ·规划指标评价第74-76页
     ·评价结果第76页
   ·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77-79页
   ·研究结论第77-78页
   ·创新点第78页
   ·讨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附录第84-86页
 附录1第84-85页
 附录2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桂西岩溶地区湿地公园规划的研究--以广西岩滩湿地公园为例
下一篇: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的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