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阿维菌素在稻田中的生态环境行为与效应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7页
 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页
 2 农药简介第13-14页
   ·理化性质第14页
   ·毒性第14页
   ·作用特点第14页
 3 农药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农药残留量检测技术及发展第14-15页
   ·环境行为研究第15页
 4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5 预期目标第16-17页
第二章 阿维菌素在稻田中的残留分析与检测方法的研究第17-2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仪器与设备第17页
   ·药品与试剂第17页
   ·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第17页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17页
   ·定性定量方法第17-18页
     ·最小检出量计算公式第17-18页
     ·最低检出浓度计算公式第18页
     ·残留量的计算公式第18页
   ·标准曲线第18页
   ·样品的提取和净化第18-22页
     ·稻田水的提取第18-19页
     ·稻田土壤的提取第19页
     ·水稻植株的提取第19-20页
     ·谷壳的提取第20-21页
     ·糙米的提取第21页
     ·样品的净化第21-22页
   ·添加回收率测定第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2-26页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第22-23页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的选择第23页
   ·提取剂的选择第23页
   ·标准曲线和线性关系第23-24页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第24-26页
   ·添加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第26页
 3 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室内模拟阿维菌素在稻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第28-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实验材料第28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8页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第28页
   ·土壤最大持水量的测定第28-29页
   ·实验方法第29-30页
   ·测定方法与净化第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阿维菌素在稻田土壤中的模拟消解动态试验结果第30-33页
 3 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阿维菌素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消解行为研究第35-50页
 1 试验设计第35-38页
   ·试验农药第35页
   ·供试作物第35页
   ·试验时间第35页
   ·试验地点第35页
   ·气候条件、土壤性质第35-36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36-37页
     ·施药剂量第36页
     ·试验设计第36-37页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第37-38页
   ·样品分析第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8页
   ·阿维菌素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及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第38-44页
   ·阿维菌素在稻田土壤、稻杆、谷壳及糙米中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第44-48页
 3 结论第48-50页
第五章 阿维菌素与Cd~(2+)、Cr~(6+)、Mn~(2+)对蝌蚪的联合毒性研究第50-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实验材料第50页
   ·实验试剂第50页
   ·实验方法第50-51页
     ·预备实验第50-51页
     ·单因子毒性试验第51页
     ·联合毒性试验第51页
   ·联合毒性的评价方法第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53页
   ·Avermectin、Cd~(2+)、Cr~(6+)、Mn~(2+)单因子对蝌蚪的急毒性试验第51-52页
   ·Avermectin与Cd~(2+)、Cr~(6+)、Mn~(2+)双因子对蝌蚪的联合毒性实验第52-53页
 3 讨论与结论第53-55页
第六章 阿维菌素与丁草胺、苯醚甲环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蝌蚪的联合毒性研究第55-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实验材料第55页
   ·实验试剂第55页
   ·实验方法第55-56页
     ·预备实验第55页
     ·单因子毒性试验第55页
     ·联合毒性试验第55-56页
   ·联合毒性的评价方法第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59页
   ·阿维菌素与丁草胺、苯醚甲环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单因子对蝌蚪的急毒性试验第56-57页
   ·阿维菌素分别与丁草胺、苯醚甲环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双因子对蝌蚪的联合毒性实验第57-59页
 3 讨论与结论第59-60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60-64页
 1 主要结论第60-62页
   ·阿维菌素的检测方法的研究第60页
   ·室内模拟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第60页
   ·阿维菌素在稻田中的残留消解行为研究第60-61页
   ·阿维菌素与Cd~(2+)、Cr~(6+)、Mn~(2+)对蝌蚪的联合毒性研究第61-62页
   ·阿维菌素与丁草胺、苯醚甲环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蝌蚪的联合毒性研究第62页
 2 讨论第62-64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62-63页
   ·本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历第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
下一篇:影响土壤中重金属淋溶的主要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