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采沉陷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开采沉陷及其预计 | 第9-13页 |
·开采沉陷及现状 | 第9-10页 |
·开采沉陷预计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开采沉陷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现有开采沉陷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 | 第13-14页 |
·矿山开采沉陷信息系统的优势 | 第14-15页 |
·内容安排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矿山开采沉陷信息系统 | 第17-25页 |
·系统的目标与功能 | 第17-18页 |
·系统的目标 | 第17-18页 |
·系统的功能 | 第18页 |
·系统的结构与组织 | 第18-21页 |
·数据库 | 第19-20页 |
·开采沉陷预计模型 | 第20-21页 |
·系统运行 | 第21-25页 |
·系统的集成环境 | 第21-22页 |
·AutoCAD | 第22-23页 |
·建立数据库 | 第23页 |
·系统的运行 | 第23-25页 |
3 矿山开采沉陷数据处理与参数分析 | 第25-31页 |
·观测成果处理 | 第25-27页 |
·观测成果计算 | 第25-26页 |
·绘图工作 | 第26-27页 |
·下沉盆地移动变形计算的参数分析 | 第27-29页 |
·下沉系数η | 第27页 |
·主要影响角正切 tanβ | 第27-28页 |
·拐点偏移距 d | 第28-29页 |
·水平移动系数 b | 第29页 |
·按覆岩性质区分的概率积分法参数的经验值 | 第29页 |
·移动与变形计算 | 第29-31页 |
·水平煤层半无限开采时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值得计算 | 第29-30页 |
·主断面最大移动和变形值 | 第30-31页 |
4 矿山采动地表变形预计 | 第31-41页 |
·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理论方法 | 第31-32页 |
·影响函数方法 | 第31-32页 |
·经验方法 | 第32页 |
·概率积分法 | 第32-37页 |
·水平煤层上覆岩体竖向移动的理想模型 | 第34-35页 |
·下沉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估计 | 第35-36页 |
·倾斜煤层上覆岩体竖向移动的理想模型 | 第36-37页 |
·移动与变形预计 | 第37-41页 |
·矩形工作面的移动与变形预计 | 第37-38页 |
·倾斜煤层矩形工作面的移动与变形计算 | 第38-39页 |
·非主断面上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 | 第39-40页 |
·任意形状工作面的移动与变形计算 | 第40-41页 |
5 系统的编程实现及算例 | 第41-55页 |
·矿山开采沉陷信息系统 | 第41-43页 |
·应用实例 | 第41-43页 |
·数据的获取 | 第43-47页 |
·图形数据的获取 | 第43页 |
·属性数据的获取 | 第43页 |
·实测数据的输入 | 第43-47页 |
·开采沉陷的计算与绘图 | 第47-50页 |
·开采沉陷的预计 | 第50-54页 |
·数据准备 | 第50-52页 |
·预测结果 | 第52-54页 |
·系统总结 | 第54-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