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20页 |
·研究背景 | 第7-11页 |
·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 | 第7-8页 |
·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 | 第8-10页 |
·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2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第20-30页 |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0-25页 |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 | 第20-22页 |
·集体保障时期 | 第22页 |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探索时期 | 第22-25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背景 | 第25-30页 |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30-38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 | 第30-34页 |
·基础养老金 | 第30-31页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第31-34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给付方式 | 第34-35页 |
·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 第34-35页 |
·养老金的给付办法 | 第35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 第35-36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 | 第36-38页 |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能力分析 | 第38-57页 |
·基础养老金支付能力分析 | 第38-44页 |
·中央财政支付能力分析 | 第38-40页 |
·地方财政支付能力分析 | 第40-44页 |
·个人账户的给付精算分析 | 第44-52页 |
·个人账户精算模型的构建 | 第44-46页 |
·参数假设与精算结论 | 第46-52页 |
·农村居民个人经济支持能力分析 | 第52-54页 |
·集体补助的支持能力分析 | 第54-57页 |
5 分析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7-61页 |
·结论分析 | 第57-58页 |
·基础养老金的支付能力 | 第57页 |
·养老金的待遇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57页 |
·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面临基差风险 | 第57-58页 |
·农村居民具备参保能力 | 第58页 |
·集体补助的贡献率有待提高 | 第58页 |
·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58-61页 |
·加大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 | 第58-59页 |
·合理分配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付负担 | 第59页 |
·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 | 第59-60页 |
·鼓励集体经济发展以实现养老保险金多渠道筹集 | 第60页 |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以保证财政补助金的及时落实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