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12-18页 |
(一)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 第12-14页 |
(二)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三)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 第16-18页 |
二、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规则体系 | 第18-38页 |
(一)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 第19-22页 |
(二)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主体 | 第22-27页 |
(三)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27-33页 |
(四)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证明责任与标准 | 第33-34页 |
(五)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赔偿额 | 第34-38页 |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38-43页 |
(一)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类型 | 第38-40页 |
(二)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主体 | 第40-41页 |
(三) 可诉垄断行为的范围 | 第41-42页 |
(四) 对过错的要求 | 第42-43页 |
四、完善我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 第43-50页 |
(一) 确立反垄断法双倍损害赔偿 | 第43-44页 |
(二) 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44-45页 |
(三) 同时认可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反垄断法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45-46页 |
(四) 建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反垄断集体诉讼与证据采信制度 | 第46-47页 |
(五) 确立以“权利人所受损害”为核心的损害额计算制度 | 第47-48页 |
(六) 建立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审级管辖与诉讼时效制度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