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临床研究 | 第11-20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1-13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11页 |
(二) 采集时间 | 第11页 |
(三) 病例选择 | 第11-12页 |
(四) 一般资料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一) 病例分组 | 第13页 |
(二) 观测指标及所用的测量方法 | 第13-14页 |
(三) 患者的手术方式 | 第14-16页 |
(四) 术后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6-17页 |
(五) 疗效评价标准 | 第17页 |
(六) 统计方法 | 第17页 |
三、 研究结果 | 第17-20页 |
(一) 两组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比率及统计分析 | 第17-18页 |
(二) 两组患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功能比较 | 第18页 |
(三) 两组患侧肘关节术后携带角减少度数比较 | 第18页 |
(四)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 第18-20页 |
讨论 | 第20-29页 |
一、 肱骨髁上骨折发生机制 | 第20-21页 |
二、 肘内翻发生机制 | 第21-25页 |
(一) 肱骨远端解剖因素 | 第21页 |
(二) 生物力学及骨组织特点 | 第21-22页 |
(三) 远骨折端的尺侧倾斜及移位 | 第22-23页 |
(四) 骨折远端旋转移位 | 第23页 |
(五) 尺侧骨皮质的挤压塌陷 | 第23-24页 |
(六) 骨痂生长紊乱 | 第24-25页 |
三、 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 第25-28页 |
(一) 手法复位外固定 | 第25页 |
(二) 骨牵引固定 | 第25-26页 |
(三)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 第26页 |
(四) 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 第26-28页 |
四、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尚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综述 | 第33-43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发表论文 | 第45-48页 |
详细摘要 | 第48-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