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杜仲胶的研究 | 第12-16页 |
·杜仲胶的结构、性质的研究 | 第12-13页 |
·杜仲胶改性的研究 | 第13页 |
·杜仲胶的存在部位及含量的研究 | 第13-14页 |
·杜仲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14页 |
·杜仲胶应用的研究 | 第14-15页 |
·杜仲胶发展前景的研究 | 第15-16页 |
·利用微生物降解杜仲皮提取杜仲胶的研究 | 第16-18页 |
·杜仲皮的成分和结构 | 第16-17页 |
·微生物法提取杜仲胶的原理 | 第17页 |
·可降解纤维类的微生物 | 第17-18页 |
·微生物法提取杜仲胶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生物法提取杜仲胶的菌株筛选及鉴定 | 第19-31页 |
·生物法提取杜仲胶的优良菌株筛选 | 第19-26页 |
·材料样品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1页 |
·结果分析 | 第21-26页 |
·生物法提取杜仲胶菌株的鉴定 | 第26-30页 |
·材料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菌株的酶学性能研究 | 第31-38页 |
·材料 | 第31页 |
·方法 | 第31-32页 |
·菌株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力的测定 | 第31-32页 |
·CMC 酶活力及果胶酶活力与发酵物去除率关系 | 第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酶活力测定的标准曲线 | 第32-33页 |
·不同菌株纤维素酶及果胶酶活力的测定 | 第33-35页 |
·CMC 酶和果胶酶活力与发酵物去除率的关系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草酸青霉P-24 发酵杜仲皮中几个关键工艺参数研究 | 第38-49页 |
·材料 | 第38页 |
·材料 | 第38页 |
·培养基 | 第3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39页 |
·发酵时间对杜仲皮发酵效果的影响 | 第38页 |
·基质含水率对杜仲皮发酵效果的影响 | 第38页 |
·基质初始pH 对杜仲皮发酵效果的影响 | 第38页 |
·发酵温度对杜仲皮发酵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碳源添加物对杜仲皮发酵效果的影响 | 第39页 |
·氮源添加物对杜仲皮发酵效果的影响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发酵时间对杜仲皮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含水率对杜仲皮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基质初始pH 对杜仲皮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2-44页 |
·发酵温度对杜仲皮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4-46页 |
·不同碳源对杜仲皮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氮源对发酵性能指标的影响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杜仲皮发酵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 第49-56页 |
·材料 | 第49页 |
·材料 | 第49页 |
·培养基 | 第4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玉米粉和硝酸铵及含水率对杜仲皮发酵物去除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不同处理对发酵物去除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单因素对发酵物去除率(Y_(xi))的影响分析 | 第52-54页 |
·交互作用(x_1x_2)对发酵物去除率的影响 | 第54页 |
·模型寻优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