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2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的生成 | 第12-17页 |
·政治伦理思想生成的社会背景 | 第12-14页 |
·政治伦理思想生成的哲学基础 | 第14-17页 |
3 政治伦理的核心规范——公正 | 第17-21页 |
·公正即合法 | 第17-18页 |
·公正即平等 | 第18页 |
·分配的公正 | 第18页 |
·补偿性或矫正的公正 | 第18页 |
·“交互性”或交换的公正 | 第18页 |
·公正是符合中庸之道的行为规范 | 第18-21页 |
4 政治伦理的实践主体——公民和城邦 | 第21-29页 |
·公民 | 第21-27页 |
·人的本质 | 第21-23页 |
·公民资格的限定 | 第23-25页 |
·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 第25-27页 |
·城邦 | 第27-29页 |
5 政治伦理实践客体——德性、善、幸福 | 第29-35页 |
·德性 | 第29-31页 |
·善 | 第31-33页 |
·幸福 | 第33-35页 |
6 政治伦理实践手段——教育、优良政体、法治 | 第35-44页 |
·教育 | 第35-37页 |
·体育 | 第36页 |
·德育 | 第36-37页 |
·美育和智育 | 第37页 |
·音乐教育 | 第37页 |
·优良政体 | 第37-40页 |
·政体的内涵 | 第38-39页 |
·政体的划分 | 第39页 |
·优良政体的实现途径 | 第39-40页 |
·法治 | 第40-44页 |
·法治的内涵 | 第40-41页 |
·法治优于人治 | 第41-42页 |
·法治的实现途径 | 第42-44页 |
7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的评价 | 第44-49页 |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44页 |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 第44-47页 |
·关于奴隶的局限性认识 | 第44-46页 |
·关于城邦与公民的局限性认识 | 第46页 |
·关于公正的局限性认识 | 第46-47页 |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介与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