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转基因作物 | 第10-12页 |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 第10-11页 |
·Bt基因及抗虫原理 | 第11-12页 |
·转Bt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研究 | 第12-17页 |
·转Bt基因作物释放的Bt蛋白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残留 | 第13页 |
·Bt蛋白对土壤性质及养分的影响 | 第13-14页 |
·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 第15-16页 |
·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土壤反硝化作用 | 第17-20页 |
·反硝化过程 | 第17-18页 |
·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因素 | 第18-19页 |
·土壤反硝化速率的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转Bt水稻秸秆还田对淹水土壤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 第22-45页 |
·引言 | 第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供试材料 | 第22-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Bt蛋白残留的拟合模型 | 第27页 |
·数据统计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9页 |
·转Bt基因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中Bt蛋白残留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土壤Bt蛋白残留动态的模型拟合 | 第29-31页 |
·淹水条件下各处理土壤中全氮、有机质和C/N的变化 | 第31-34页 |
·淹水条件下各处理土壤中NH_4~+和NO_3~-的变化 | 第34-36页 |
·淹水条件下水稻秸秆还田后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淹水条件下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淹水条件下水稻秸秆还田后对土壤反硝化速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3页 |
·淹水条件下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Bt蛋白的残留 | 第39-41页 |
·淹水条件下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性质和氮素形态的研究 | 第41页 |
·淹水条件下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反硝化的研究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转Bt基因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45-60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页 |
·供试材料 | 第46页 |
·Biolog Eco操作方法 | 第46页 |
·Biolog Eco数据处理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8页 |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利用全部碳源的动力学特征 | 第47-49页 |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利用各类碳源的动力学特征 | 第49-50页 |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 | 第50-53页 |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主成分分析 | 第53-57页 |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聚类分析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