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性行政执法在征收拆迁领域的运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协商性行政执法的基本理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协商性行政执法的内涵 | 第10-14页 |
一、协商性行政执法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协商性行政执法的意义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协商性行政执法的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一、宪政理论基础——协商民主 | 第15-16页 |
二、行政法理论基础——平衡论、服务论和软法理论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征收拆迁领域行政执法现状的实证分析 | 第20-27页 |
第一节 征收拆迁的历史演变 | 第20-23页 |
一、我国征收拆迁的历史演变过程 | 第20-21页 |
二、征收拆迁执法的依据及其立法进程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征收拆迁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3-27页 |
一、征收拆迁执法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二、征收拆迁执法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征收拆迁领域引入协商性行政执法的可行性 | 第27-34页 |
第一节 协商性行政执法方式生存的社会土壤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协商性行政执法可借鉴的域外经验 | 第28-34页 |
第四章 协商性行政执法在征收拆迁领域运用的路径 | 第34-45页 |
第一节 协商行政执法执行参与平台的构建 | 第34-38页 |
一、制度的完善 | 第35-36页 |
二、技术支撑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协商性行政执法的程序设计 | 第38-41页 |
一、协商性行政执法的执行程序 | 第38-40页 |
二、协商性行政执法的监督与救济程序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协商性行政执法的人文环境 | 第41-45页 |
一、转变行政执法理念 | 第41-42页 |
二、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 | 第42-43页 |
三、加强执法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 第43-44页 |
四、增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意识,协商过程透明公开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