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主要工作与关键技术 | 第13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 | 第14-23页 |
·国内外缺陷管理系统 | 第14-16页 |
·Atlassian 的JIRA 缺陷跟踪管理系统 | 第14-15页 |
·Mantis 缺陷跟踪系统 | 第15页 |
·Bugzilla Bug 跟踪系统 | 第15-16页 |
·国内外软件缺陷管理系统小结 | 第16页 |
·工作流技术 | 第16-20页 |
·工作流管理系统 | 第16-17页 |
·WfMC 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WfMC 的工作流参考模型 | 第18-19页 |
·工作流过程建模及建模工具 | 第19页 |
·工作流引擎和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WPDL | 第19-20页 |
·OSWorkflow 工作流引擎 | 第20-21页 |
·OSWorkflow 和有限状态机FSM | 第20页 |
·OSWorkflow 的基本元素 | 第20-21页 |
·OSWorkflow 的特点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3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23-39页 |
·需求分析概述 | 第23-28页 |
·缺陷的组织结构和基本属性 | 第24-25页 |
·缺陷与分支缺陷 | 第25-26页 |
·缺陷的生命周期 | 第26页 |
·缺陷管理系统的其他功能性需求 | 第26-28页 |
·系统软、硬件选择 | 第28-29页 |
·硬件选择 | 第28页 |
·软件环境选择 | 第28-29页 |
·系统体系设计 | 第29-35页 |
·多层体系结构 | 第29-31页 |
·表示层与Web 层 | 第31-32页 |
·业务逻辑层 | 第32-34页 |
·业务层的数据访问 | 第34-35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35-38页 |
·OSWorkflow 工作流用表 | 第35-36页 |
·缺陷数据、管理数据用表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系统主要模块的实现 | 第39-51页 |
·SIMS 系统整合 | 第39-41页 |
·Spring 与OSWorkflow | 第39-41页 |
·Spring 与iBATIS | 第41页 |
·缺陷处理流程建模 | 第41-50页 |
·工作流网(Workflow-Net)建模 | 第41-42页 |
·WF-Net 建模例子 | 第42-43页 |
·过程定义元模型与OSWorkflow 的模型核心 | 第43-44页 |
·将WF-Net 模型转换为OSWorkflow XML 模型文件 | 第44-48页 |
·Condition, Validator 和Function 的实现 | 第48-50页 |
·工作流的组成结构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测试与验证 | 第51-65页 |
·功能测试 | 第51-57页 |
·创建缺陷测试 | 第51-52页 |
·评估缺陷测试 | 第52-54页 |
·关闭缺陷测试 | 第54-56页 |
·操作冲突测试 | 第56-57页 |
·一个主缺陷处理流程 | 第57-60页 |
·缺陷管理系统界面 | 第60-64页 |
·SIMS 登录界面 | 第60-61页 |
·创建缺陷界面 | 第61-62页 |
·主缺陷评估界面 | 第62-63页 |
·工作流编辑器 | 第63-64页 |
·测试小结 | 第64-6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6页 |
·后续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