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既有研究回顾 | 第11-17页 |
(一) 社会学关于劳动性别分工的研究 | 第11-15页 |
(二) 经济学关于性别分工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三) 法学关于家庭性别分工的研究 | 第16-17页 |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性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18-22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18-19页 |
二、研究思路、研究假设和分析框架 | 第19-2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样本 | 第22-26页 |
一、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 | 第22页 |
二、样本特征 | 第22-26页 |
第三章 "80后"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6-44页 |
一、女性的现代社会参与,"共同主外"的基本实现 | 第26-34页 |
(一) 人类发展的本质诉求 | 第27-29页 |
(二) 客观社会现实的要求 | 第29-31页 |
(三) 女性解放运动的推动 | 第31-33页 |
(四) 家庭内部权力平等化 | 第33-34页 |
二、男性开始参与家务劳动,家务分工趋向平等化 | 第34-35页 |
三、家务分工仍存在隐性不平等,权力结构依旧倾向男权化 | 第35-44页 |
(一) 传统家庭分工模式的延续 | 第36-39页 |
(二) 传统家庭生育模式的延续 | 第39-41页 |
(三) 对职业女性的异化——"女强人" | 第41-44页 |
第四章 角色期望的冲突 | 第44-66页 |
一、80后家庭中对"丈夫"的角色期望 | 第44-49页 |
(一) 妻子对"丈夫"的角色期望 | 第45-47页 |
(二) 丈夫的角色期望 | 第47-49页 |
二、"80后"家庭中对妻子的角色期望 | 第49-55页 |
(一) 丈夫对"妻子"的角色期望 | 第50-53页 |
(二) 妻子的期望 | 第53-55页 |
三、角色期望一致性的分析 | 第55-66页 |
(一) 在妻子就业方面基本达成一致 | 第56-60页 |
(二) 在家务分工上双方期望的错位 | 第60-66页 |
第五章 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的重新建构 | 第66-76页 |
一、男权语境下性别特质的解构——社会性别理论 | 第66-68页 |
二、实现的前提——家务劳动价值的重估 | 第68-70页 |
(一) 承认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 | 第69-70页 |
(二) 重视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 | 第70页 |
三、家庭分工模式的重新建构 | 第70-76页 |
(一)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家务劳动社会化 | 第71-72页 |
(二) "共同主外,分工主内"的动态均衡模式 | 第72-76页 |
总结与思考 | 第76-78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后记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