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1. 案例指导制度与法治的关系 | 第10-17页 |
·法治价值简析 | 第10-11页 |
·法治价值的基本论述 | 第10页 |
·法治需要司法统一 | 第10-11页 |
·法治依赖的司法统一 | 第11-14页 |
·司法统一的含义 | 第12-13页 |
·司法统一的价值标尺 | 第13-14页 |
·案例指导制度是保障司法统一的重要途径 | 第14-17页 |
·案例指导制度可以弥补成文法的漏洞 | 第14-15页 |
·案例指导制度可以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15页 |
·案例指导制度可以解释过于原则化法律 | 第15-17页 |
2.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 | 第17-24页 |
·案例指导制度的内容 | 第17-18页 |
·明确了指导性案例的发布主体—最高人民法院 | 第17页 |
·对于指导性案例的范围进行规范 | 第17页 |
·设立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 | 第17页 |
·规定了指导性案例的推荐程序问题 | 第17-18页 |
·明确了指导性案例的效力问题 | 第18页 |
·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指导性案例的清理和公布工作 | 第18页 |
·制定案例指导制度的背景 | 第18-19页 |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与西方判例制度的关系 | 第19-20页 |
·主体不同 | 第19-20页 |
·性质不同 | 第20页 |
·作用不同 | 第20页 |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例指导制度对比 | 第20-24页 |
·适用不同 | 第21页 |
·选择案例方式上的不同 | 第21页 |
·指导性案例的价值定位不同 | 第21-22页 |
·发布的方式不同 | 第22页 |
·关于一些细节的不同 | 第22-24页 |
3.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关于案例指导制度范围的疑问 | 第24-25页 |
·关于"参照"和"应当参照"的理解 | 第25-26页 |
·指导性案例的价值定位 | 第26-27页 |
·其他一些零散的问题 | 第27-29页 |
4. 对案例指导制度完善的设想 | 第29-31页 |
·指导性案例的法律效力要明确 | 第29页 |
·再审案件的适用 | 第29-30页 |
·程序法指导性案例的增加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