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2页 |
| ·网络融合 | 第8-9页 |
| ·下一代网络 | 第9-11页 |
| ·统一通信概念的提出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 第13-14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及其对统一通信业务平台的支撑作用 | 第15-22页 |
| ·软交换概述 | 第15-16页 |
| ·软交换的功能和协议 | 第16-19页 |
| ·软交换的功能 | 第16-18页 |
| ·软交换协议 | 第18-19页 |
| ·软交换技术对统一通信业务平台的支撑作用 | 第19-21页 |
| ·软交换技术及业务平台的意义 | 第20-21页 |
| ·软交换技术对统一通信业务平台的支撑作用 | 第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SIP协议及其应用 | 第22-31页 |
| ·SIP协议 | 第22-26页 |
| ·SIP协议结构 | 第22-23页 |
| ·SIP消息结构 | 第23-24页 |
| ·SIP请求消息 | 第24-25页 |
| ·SIP响应消息 | 第25-26页 |
| ·SIP网络体系 | 第26-28页 |
| ·用户代理 | 第27页 |
| ·代理服务器 | 第27-28页 |
| ·注册服务器 | 第28页 |
| ·重定向服务器 | 第28页 |
| ·位置服务器 | 第28页 |
| ·SIP协议在软交换中的应用 | 第28-31页 |
| ·软交换网络中的SIP地址和路由 | 第29页 |
| ·SIP事务操作实例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统一通信业务能力接口的研究 | 第31-51页 |
| ·统一通信业务概述 | 第31-32页 |
| ·统一通信业务平台整体架构 | 第32-33页 |
| ·呈现(Presence)能力接口 | 第33-35页 |
| ·呈现(Presence)业务能力 | 第33页 |
| ·业务功能 | 第33-34页 |
| ·呈现业务服务器能力接口示意图 | 第34页 |
| ·业务流程 | 第34-35页 |
| ·即时消息(IM)能力接口 | 第35-40页 |
| ·即时消息业务能力 | 第35-36页 |
| ·IM接口示意图 | 第36页 |
| ·业务流程 | 第36-40页 |
| ·点击拨号能力接口 | 第40-43页 |
| ·点击拨号业务能力 | 第41页 |
| ·业务能力功能 | 第41页 |
| ·接口示意图 | 第41页 |
| ·业务流程 | 第41-43页 |
| ·视频邮箱能力接口 | 第43-50页 |
| ·视频邮箱概述 | 第43-44页 |
| ·业务功能 | 第44-45页 |
| ·接口示意图 | 第45-46页 |
| ·业务流程 | 第46-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统一通信业务功能测试 | 第51-76页 |
| ·测试理论概述 | 第51-54页 |
| ·软件测试 | 第51-53页 |
| ·协议测试 | 第53-54页 |
| ·统一通信业务测试用例的设计 | 第54-57页 |
| ·测试用例概述 | 第54页 |
| ·设计测试用例原则及方法 | 第54-57页 |
| ·测试环境 | 第57-63页 |
| ·测试网络环境 | 第57-59页 |
| ·测试工具 | 第59-63页 |
| ·SIP协议测试 | 第63-66页 |
| ·正常注册流程 | 第64页 |
| ·正常呼叫流程 | 第64-66页 |
| ·统一通信业务功能测试 | 第66-75页 |
| ·呈现(Presence)业务测试 | 第66-70页 |
| ·即时消息(IM)业务测试 | 第70-71页 |
| ·点击拨号业务测试 | 第71-73页 |
| ·视频邮箱业务测试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结束语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81页 |
| 附录2 缩写词汇表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