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犯罪客体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犯罪客体演进简史回顾第12-19页
 (一) 西方刑法理论中的客体理论沿革第12-13页
  1. 客体概念的萌芽第12-13页
  2. 客体概念的确立第13页
 (二) 早年俄罗斯及前苏联刑法理论中的犯罪客体理论第13-17页
  1. 早年俄罗斯的犯罪客体理论第13-16页
  2. 前苏联的犯罪客体理论第16-17页
 (三) 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犯罪客体理论演进第17-19页
  1. 从旧通说到新通说第17-18页
  2. 从社会关系论到非社会关系论第18-19页
二、犯罪客体的内涵界定第19-28页
 (一) 诸种学说介绍及述评第19-22页
  1. 西方学者关于犯罪客体内涵的主要学说第19-20页
  2. 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犯罪客体的主要学说第20-22页
 (二) 笔者的观点及论证第22-28页
  1. 社会关系等学说自身的理论缺陷第23-25页
  2. 法益说本身的理论优势第25-27页
  3. 对一个问题的澄清第27-28页
三、犯罪客体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位置确定第28-34页
 (一) 学说介绍及述评第28-31页
  1. 犯罪构成说第28-29页
  2. 不要说第29-30页
  3. 双重品格说第30-31页
 (二) 笔者的观点及论证第31-34页
四、犯罪客体的功能定位第34-39页
 (一) 正确认识犯罪本质的功能第35-37页
  1. 神学本质观第35页
  2. 阶级本质观第35-36页
  3. 法律本质观第36页
  4. 社会危害性本质观第36-37页
 (二) 刑事立法方面的功能第37-38页
  1. 使刑事立法具有合理目的和限制处罚范围的功能第37-38页
  2. 指导刑法分则体系的合理建构的功能第38页
 (三) 法律解释方面的功能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AS抑制剂联用胺碘酮在非瓣膜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PI3K/Akt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后处理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促红素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