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理城市空间模式的杭州适度人口规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7页 |
2 研究对象 | 第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4 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线框图 | 第8-9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8-9页 |
·技术路线框图 | 第9页 |
5 研究内容 | 第9页 |
6 研究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适度人口规模 | 第9-10页 |
·空间适度人口 | 第10页 |
·城市空间模式 | 第10-11页 |
7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5页 |
1 适度人口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理论渊源 | 第14页 |
·适度人口理论的三个分支 | 第14-17页 |
2 城市空间模式理论研究综述 | 第17-25页 |
·国内空间模式理论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国外空间模式理论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第二章 主流价值观下的合理城市空间模式 | 第25-32页 |
1 主流价值观 | 第25-26页 |
·传统的价值观 | 第25页 |
·当前的主流价值观 | 第25-26页 |
2 合理城市空间模式的特征 | 第26-32页 |
·多中心 | 第26页 |
·交通便捷 | 第26-27页 |
·空间适度 | 第27-32页 |
第三章 空间模式的量化研究 | 第32-41页 |
1 交通便捷量化研究 | 第32-33页 |
2 空间适度量化研究 | 第33-38页 |
·容积率推算 | 第33-34页 |
·人口密度模型研究 | 第34-38页 |
3 案例研究—香港 | 第38-39页 |
4 紧凑与松散选择辨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杭州城市现状 | 第41-47页 |
1 现状人口、密度 | 第41-43页 |
2 现状容积率 | 第43-44页 |
3 现状交通 | 第44-47页 |
·道路面积 | 第45-46页 |
·整体联系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合理空间模式下的杭州适度人口规模 | 第47-61页 |
1 多中心 | 第47页 |
2 交通便捷 | 第47-48页 |
3 空间适度 | 第48-59页 |
·杭州城市的性质 | 第48-49页 |
·杭州自身资源的影响 | 第49-50页 |
·城市空间模式的选择 | 第50页 |
·容积率适中 | 第50-52页 |
·杭州城市六区人口密度和规模的确定 | 第52-59页 |
4 萧山、余杭人口规模估算 | 第59-60页 |
5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杭州市区人口调控 | 第61-64页 |
1 各城区产业分工 | 第61-62页 |
2 改善交通条件,引导人口在更大范围内分布 | 第62页 |
3 功能综合,减少城区之间交通流 | 第62页 |
4 各城区人口发展策略 | 第62-64页 |
·上城区、下城区人口策略 | 第62-63页 |
·拱墅区、西湖区人口策略 | 第63页 |
·江干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人口策略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表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