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Al0.2Mn0.3Fe翅片铝箔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ABSTRACT)第7-11页
本论文创新第11-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8页
   ·、前言第16-20页
     ·、翅片铝箔的基本情况第16-18页
     ·、本文涉及到的铝合金牌号和状态的含义第18-19页
     ·、空调热交换器用翅片铝箔的发展方向第19-20页
   ·、翅片铝箔的性能要求第20-26页
     ·、翅片成形方式对铝箔性能的要求第20-21页
     ·、铝箔翅片冲制过程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产生原因第21-23页
     ·、翅片铝箔厚度与空调热交换性能第23页
     ·、翅片铝箔的使用环境第23-24页
     ·、翅片铝箔的亲水性第24-25页
     ·、翅片铝箔耐蚀性要求第25-26页
     ·、翅片铝箔的其它性能第26页
   ·、翅片铝箔的制备技术及研究现状第26-34页
     ·、翅片铝箔的工艺流程第27页
     ·、国外翅片铝箔研究现状第27-29页
     ·、国内翅片铝箔的研究现状第29-30页
     ·、国内外对翅片铝箔及其机理的研究第30-34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34-41页
     ·、翅片铝箔的市场前景第34-35页
     ·、翅片铝箔生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35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35-38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8-39页
     ·、技术路线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8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制备及研究方法第48-54页
   ·、研究用材料制备第48-50页
     ·、合金成分、熔炼和铸轧第48-49页
     ·、铸轧板坯的均匀化第49页
     ·、冷轧第49-50页
     ·、最终退火和高低温力学性能研究第50页
   ·、实验仪器和试验条件第50-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第三章 铸轧坯料均匀化过程的组织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第54-70页
   ·、引言第54页
   ·、铸轧板坯DSC分析与板坯均匀化实验方案制定第54-56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6-68页
     ·、均匀化处理前的第二相组织第56-59页
     ·、均匀化处理后的第二相组织第59-64页
     ·、均匀化处理前后的晶粒组织第64-66页
     ·、均匀化过程中Mn、Fe原子迁移和第二相的析出第66-68页
   ·、小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0页
第四章 翅片铝箔冷轧后最终退火过程中的力学性能、组织的变化及其机理研究第70-108页
   ·、引言第70-71页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71页
   ·、试验结果第71-86页
     ·、退火工艺对Al0.3Mn0.4Fe铝箔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1-74页
     ·、退火工艺参数对翅片铝箔组织的影响第74-76页
     ·、铝箔不同状态下的织构第76-80页
     ·、退火工艺参数对铝箔位错的影响第80-82页
     ·、退火温度对铝箔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第82-86页
   ·、分析讨论第86-104页
     ·、最终退火过程中位错变化对铝箔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6-92页
     ·、织构对铝箔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第92-95页
     ·、薄壁铝箔退火过程中再结晶形核和长大机理第95-98页
     ·、退火过程中第二相对铝箔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8-100页
     ·、临界再结晶温度现象产生的机理初探第100-104页
   ·、小结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8页
第五章 Al0.3Mn0.4Fe铝箔高低温性能研究第108-129页
   ·、前言第108页
   ·、试验用材料和研究方案第108-109页
   ·、试验结果第109-119页
     ·、H19状态下的高低温力学性能第109-112页
     ·、H26状态下的高低温力学性能第112-115页
     ·、0状态下的高低温力学性能第115-117页
     ·、三种状态高低温性能变化趋势对比分析第117-119页
   ·、分析讨论第119-126页
     ·、H19、H26和0状态在室温~300℃拉伸时力学性能变化机理第119-120页
     ·、H19、H25和0状态在室温~-175℃拉伸时力学性能变化机理第120-126页
       ·、H19状态在低温下组织转变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21-123页
       ·、H26状态在低温下力学性能变化机理第123-124页
       ·、0状态在低温下力学性能变化机理第124-126页
   ·、小结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29页
结论第129-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业绩第132-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惰性气体作垫层气的模拟研究
下一篇:小锦藓属的分类学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