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9页 |
·设备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 第9-11页 |
·综合工程学 | 第10页 |
·全员生产维修和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 | 第10页 |
·状态检测为基础的"状态维修" | 第10-11页 |
·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吉林石化设备管理现状和客观需求 | 第13-14页 |
·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吉林石化公司ERP与EAM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设计 | 第16-26页 |
·ERP与EAM系统业务对比分析 | 第16-21页 |
·设备档案管理模块 | 第17页 |
·故障管理模块 | 第17-18页 |
·检维修计划管理 | 第18页 |
·工单管理 | 第18-19页 |
·预防性维护 | 第19页 |
·备件管理 | 第19-20页 |
·费用管理 | 第20页 |
·报表管理 | 第20-21页 |
·设备管理平台(EAM系统)与ERP系统的模块功能设计 | 第21-25页 |
·机物料计划管理 | 第21页 |
·物资管理 | 第21页 |
·物料编码申请 | 第21页 |
·检修项目管理 | 第21页 |
·专业化管理 | 第21页 |
·特种设备管理 | 第21页 |
·电气管理 | 第21-22页 |
·仪表管理 | 第22页 |
·计量器具管理 | 第22页 |
·工机具管理 | 第22页 |
·设备润滑管理 | 第22-23页 |
·密封管理 | 第23页 |
·防腐管理 | 第23-24页 |
·运行管理 | 第24页 |
·费用管理 | 第24页 |
·知识库管理 | 第24页 |
·报表管理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ERP系统与EAM系统架构、接口方案设计 | 第26-45页 |
·系统架构方案设计 | 第26-27页 |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第26页 |
·系统物理架构设计 | 第26-27页 |
·ERP系统与EAM接口方案 | 第27-31页 |
·接口方案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总体架构 | 第28页 |
·EAM系统服务发布 | 第28页 |
·设备综合管理平台接口协议 | 第28-30页 |
·ERP系统服务接入 | 第30页 |
·接口参数管理 | 第30页 |
·ERP系统接口服务管理 | 第30页 |
·对象管理 | 第30-31页 |
·数据处理SQL | 第31页 |
·接口日志 | 第31页 |
·接口I/O处理 | 第31页 |
·中间数据库 | 第31页 |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EPR系统与EAM系统数据交换 | 第31-35页 |
·主数据交互 | 第31-32页 |
·工单数据交互 | 第32-33页 |
·物料库存数据交互 | 第33-34页 |
·大修项目数据交互 | 第34-35页 |
·ERP系统与EAM系统接口具体设计 | 第35-44页 |
·接口管理 | 第35-44页 |
·接口具体内容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系统测试效果及分析 | 第45-54页 |
·EAM系统及ERP系统的价值及效果 | 第45-46页 |
·模块测试 | 第46-49页 |
·ERP系统与EAM系统接口分析 | 第49-53页 |
·FMIS与D7i接口方案分析 | 第49-50页 |
·FMIS与D7i接口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 第50-51页 |
·ERP系统与EAM系统集成的关键点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总结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