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余热发电系统蒸发器—泵—电机的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课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5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2-14页 |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第15-20页 |
| ·国外先进余热发电技术历史 | 第15-17页 |
| ·国内主要的余热发电技术历史 | 第17-19页 |
| ·工业余热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22-29页 |
| ·有机郎肯循环基本原理分析 | 第23-24页 |
|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研究 | 第24-26页 |
| ·过热度控制策略的建立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板式蒸发器基本结构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45页 |
| ·板式蒸发器基本结构 | 第29-30页 |
| ·板式蒸发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0-40页 |
| ·有机工质R600a侧数学模型 | 第32-33页 |
| ·空泡系数模型 | 第33-34页 |
| ·热水侧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 ·方程封闭性 | 第35-36页 |
| ·迭代方法 | 第36页 |
| ·过热区的计算 | 第36-37页 |
| ·仿真算法的建立 | 第37-38页 |
| ·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 ·R600a—板式蒸发器换热关联式的建立和研究 | 第40-42页 |
| ·制冷剂侧R600a的模型 | 第41-42页 |
| ·热水侧模型 | 第42页 |
| ·建立模型计算与仿真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 ·建立模型算法 | 第42-43页 |
| ·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过热度控制系统及其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5-61页 |
|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研究 | 第45-52页 |
| ·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原理介绍 | 第45-47页 |
| ·异步电机坐标变换 | 第47-48页 |
| ·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 ·电流—转速模型分析 | 第50-51页 |
|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路及实现 | 第51-52页 |
|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技术的研究 | 第52-57页 |
| ·矢量控制Simulink框图的建立 | 第57-60页 |
| ·过热度仿真 | 第58页 |
| ·三相异步电机仿真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余热发电系统过热度控制动态特性实验 | 第61-69页 |
| ·实验装置 | 第61-63页 |
| ·实验系统 | 第61-62页 |
| ·相关参数的测量 | 第62-63页 |
| ·实验内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63-64页 |
| ·实验的主要内容 | 第63页 |
| ·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63-64页 |
| ·实验过程及结果 | 第64-67页 |
| ·板式蒸发器换热实验 | 第64-65页 |
| ·换热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 | 第65-66页 |
| ·过热度控制实验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