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9页 |
第一节 余秋雨散文研究现状 | 第7-16页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 | 第16-19页 |
第一章 关键词"牌坊":修辞阐释的语境及认知前提 | 第19-27页 |
第一节 牌坊[1]: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修辞阐释 | 第20-24页 |
第二节 牌坊[2]:修辞阐释的认知前提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牌坊》的语篇修辞设计 | 第27-39页 |
第一节 从"牌坊[1]"到"牌坊[2]":小说化散文的叙述进程 | 第28-32页 |
第二节 从"她们"到"你们":叙述人称的修辞化转换 | 第32-35页 |
第三节 语篇设计的儿童视角 | 第35-39页 |
第三章 双重象征与《牌坊》主题指向 | 第39-49页 |
第一节 建筑象征 | 第40-44页 |
第二节 人物象征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双重象征与主题指向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