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物流园区动态交通配流问题 | 第14-22页 |
·物流园区交通系统的概念与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物流园区动态交通配流理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5页 |
·物流园区动态交通分析的展望 | 第15-16页 |
·动态交通配流问题的典型模型分析 | 第16-20页 |
·数学规划模型 | 第17-18页 |
·最优控制模型 | 第18-19页 |
·变分不等式(VI)模型 | 第19-20页 |
·选择变分不等式解决交通配流问题的必然性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3 物流园区DUO配流研究 | 第22-38页 |
·DUO配流研究 | 第22-24页 |
·DUO配流模型的简介 | 第22-24页 |
·DUO数学模型 | 第24页 |
·基于改进 GREENSHIELDS速-密关系模型的路段阻抗计算 | 第24-31页 |
·一个连续道路交通流的路段阻抗模型 | 第25-27页 |
·间断道路交通流的路段阻抗模型 | 第27-30页 |
·心理延误对阻抗函数的影响 | 第30页 |
·广义费用中对阻抗函数的影响 | 第30-31页 |
·VI模型在交通配流中的运用 | 第31-36页 |
·VI模型的简介 | 第32-33页 |
·VI模型与DUO的关联性 | 第33-36页 |
·基于瞬时路段阻抗的VI模型下的物流园区配流 | 第36-37页 |
·与基于瞬时路段阻抗的DUO条件等价的VI模型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4 模型求解算法与设计 | 第38-45页 |
·投影算法在VI问题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改进的投影算法在VI问题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改进的蚁群算法在VI问题中的应用 | 第40-42页 |
·蚁群系统模型的介绍 | 第41-42页 |
·算法应用 | 第42页 |
·算例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5 物流园区动态交通配流仿真分析 | 第45-63页 |
·选取园区内主要交通路网进行仿真 | 第45-58页 |
·项目背景的简介 | 第45-46页 |
·主要路网的分析 | 第46-48页 |
·交通流量的预测 | 第48-58页 |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动态交通配流 | 第58-59页 |
·仿真分析提出建议 | 第59-6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论文总结 | 第63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63页 |
·后续研究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7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