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空白结构的修辞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关于"空白"的涵义 | 第10-12页 |
·各艺术领域中的"空白" | 第10页 |
·中外文学中的"空白" | 第10-11页 |
·诗歌中的"空白" | 第11-12页 |
·"诗歌空白"的界定 | 第12页 |
·文学空白和诗歌空白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2-14页 |
·本文的研究范围 | 第14-15页 |
·本文的语料来源 | 第15页 |
·本文选题的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唐诗名词句与空白修辞效果 | 第17-28页 |
·名词句的概念及其空白特征 | 第17页 |
·名词句的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本文名词句的研究范围 | 第18页 |
·唐诗名词句的类型 | 第18-26页 |
·由一个名词结构组成的名词句 | 第18-21页 |
·由两个名词结构组成的名词句 | 第21-25页 |
·由三个或更多个名词结构组成的名词句 | 第25-26页 |
·唐诗名词句的空白修辞效果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唐诗互文句与空白修辞效果 | 第28-32页 |
·互文句的概念及其空白特征 | 第28页 |
·唐诗互文句的类型 | 第28-30页 |
·句内互文 | 第28页 |
·单句互文 | 第28-29页 |
·对句互文 | 第29-30页 |
·特殊互文 | 第30页 |
·唐诗互文句的空白修辞效果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唐诗问句与空白修辞效果 | 第32-41页 |
·唐诗问句的空白特征 | 第32页 |
·唐诗问句的类型及其空白修辞效果 | 第32-41页 |
·自问自答式 | 第32-33页 |
·反诘而问式 | 第33-35页 |
·疑而无答式 | 第35-41页 |
·问时间 | 第35-36页 |
·问人物 | 第36-37页 |
·问地点 | 第37-38页 |
·是非问 | 第38-39页 |
·其它问 | 第39页 |
·以问句作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唐诗否定句与空白修辞效果 | 第41-46页 |
·唐诗否定句的空白特征 | 第41页 |
·唐诗否定句的类型及其空白修辞效果 | 第41-46页 |
·排除式否定 | 第41-42页 |
·拟人式否定 | 第42-43页 |
·不知式否定 | 第43-46页 |
第六章 唐诗仅有句与空白修辞效果 | 第46-51页 |
·唐诗仅有句的概念及其空白特征 | 第46页 |
·唐诗仅有句的类型 | 第46-47页 |
·惟(唯)字句 | 第46-47页 |
·但字句 | 第47页 |
·唐诗仅有句的空白修辞效果 | 第47-51页 |
第七章 唐诗时间对照句与空白修辞效果 | 第51-56页 |
·唐诗时间对照句的概念及其空白特征 | 第51页 |
·唐诗时间对照句的类型及其空白修辞效果 | 第51-56页 |
·今昔式时间对照句 | 第51-53页 |
·今昔式时间对照句的类型 | 第51-52页 |
·今昔式时间对照句的空白修辞效果 | 第52-53页 |
·朝暮式时间对照句 | 第53-56页 |
·朝暮式时间对照句的类型 | 第53-54页 |
·朝暮式时间对照句的空白修辞效果 | 第54-56页 |
第八章 唐诗空白结构的修辞作用及其理论阐释 | 第56-62页 |
·唐诗空白结构的修辞作用 | 第56-58页 |
·唐诗空白结构修辞作用的理论阐释 | 第58-62页 |
·唐诗空白结构修辞作用的格式塔心理阐释 | 第58-60页 |
·唐诗空白结构修辞作用的修辞接受阐释 | 第60-62页 |
第九章 结语 | 第62-65页 |
注释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