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 ·立题背景和研究动机 | 第12-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 ·集中式P2P网络 | 第14-15页 |
| ·非结构化P2P网络 | 第15页 |
| ·结构化P2P网络 | 第15-21页 |
| ·层次化P2P网络 | 第21-23页 |
| ·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 ·作者主要工作 | 第25-26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6-28页 |
| 第2章 层次化P2P网络 | 第28-43页 |
| ·层次化网络模型 | 第28-33页 |
| ·网络结构 | 第28-30页 |
| ·组的形成和销毁 | 第30页 |
| ·路由机制 | 第30-32页 |
| ·组内结构和查询方式 | 第32-33页 |
| ·两层结构P2P网络 | 第33-39页 |
| ·网络结构 | 第33-34页 |
| ·簇分裂和簇合并 | 第34-36页 |
| ·路由机制 | 第36-37页 |
| ·长链接构造和维护 | 第37-39页 |
| ·模拟与评价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3章 P2P网络非传递连通问题研究 | 第43-67页 |
| ·非传递连通 | 第43-50页 |
| ·定义与分类 | 第43页 |
| ·度量 | 第43-46页 |
| ·影响 | 第46-50页 |
| ·相关工作 | 第50-52页 |
| ·早期工作 | 第50页 |
| ·源路由机制 | 第50-52页 |
| ·非确定性 DHT | 第52-65页 |
| ·构造网络 | 第52-55页 |
| ·重定向路由 | 第55-59页 |
| ·可靠路由 | 第59-61页 |
| ·模拟与评价 | 第61-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4章 小世界网络构造维护机制研究 | 第67-96页 |
| ·引言 | 第67-68页 |
| ·小世界网络 | 第68-71页 |
| ·特征及度量 | 第68-69页 |
| ·构造模型 | 第69-71页 |
| ·动态构造小世界网络 | 第71-84页 |
| ·网络模型 | 第71-72页 |
| ·度数分布 | 第72-75页 |
| ·聚类系数 | 第75-76页 |
| ·平均路径长度 | 第76-78页 |
| ·模拟与评价 | 第78-84页 |
| ·令牌维护小世界网络 | 第84-95页 |
| ·令牌机制 | 第84-85页 |
| ·节点加入和退出 | 第85-88页 |
| ·节点失效处理 | 第88-89页 |
| ·维护开销 | 第89-91页 |
| ·模拟与评价 | 第91-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5章 传感器网络的负载均衡成簇算法 | 第96-116页 |
| ·引言 | 第96-97页 |
| ·相关工作 | 第97-99页 |
| ·系统模型 | 第99-101页 |
| ·基本假设 | 第99页 |
| ·能量模型 | 第99-101页 |
| ·度量方法 | 第101页 |
| ·成簇算法 | 第101-107页 |
| ·探测区域能量同构的簇头节点选择 | 第101-103页 |
| ·探测区域能量异构的簇头节点选择 | 第103-104页 |
| ·算法描述 | 第104-106页 |
| ·算法分析 | 第106-107页 |
| ·模拟与评价 | 第107-115页 |
| ·平衡因子β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 ·多级能量异构网络的算法比较 | 第109-112页 |
| ·多级能量同构和二级异构网络的算法比较 | 第112-1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 结论 | 第116-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9-130页 |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