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36页 |
一、祖国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与研究现状 | 第10-27页 |
1. 历代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第10-18页 |
2. 现代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第18-27页 |
二、现代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与研究现状 | 第27-36页 |
1.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28-29页 |
2.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 | 第29-32页 |
3. 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 第32-36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36-43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36-38页 |
1. 病例分布 | 第36页 |
2. 可比性分析 | 第36-38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38-40页 |
1. 中医辨证及评分标准 | 第38-39页 |
2. 西医诊断标准 | 第39-40页 |
3. 活动期诊断标准 | 第40页 |
三、试验病例选择标准 | 第40页 |
1. 纳入病例标准 | 第40页 |
2. 排除标准 | 第40页 |
3. 剔除病例标准 | 第4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1. 试验设计与分组 | 第40-41页 |
2. 试验药物、剂量与疗程 | 第41页 |
3. 观察指标 | 第41页 |
五、疗效判定标准 | 第41-42页 |
六、统计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 | 第43-47页 |
1. 疾病总疗效分析 | 第43页 |
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第43-44页 |
3. 治疗前后主要体征的比较 | 第44页 |
4. 治疗前后BASDAI指数,BASFI指数比较 | 第44页 |
5. 治疗前后ESR、CRP、IgA的改善情况 | 第44-45页 |
6. 治疗前后骶骼关节X线正位片变化的比较 | 第45-46页 |
7. 不良反应情况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57页 |
一、关于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型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 | 第47-51页 |
二、组方原则及方药分析 | 第51-52页 |
三、临床疗效分析 | 第52-53页 |
四、疗效机理探讨 | 第53-56页 |
五、展望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