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8页 |
·兰花的栽培及育种研究 | 第11-16页 |
·兰花的鉴赏、栽培与商业价值 | 第11-13页 |
·兰花的育种手段 | 第13-14页 |
·国内外兰科植物的育种概况 | 第14-15页 |
·兰花种子萌发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兰科植物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分子标记在兰科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分子标记在兰科植物分类、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 第17页 |
·兰科植物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17-18页 |
·兰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第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远缘杂交试验 | 第19-20页 |
·材料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0页 |
·兰花种间杂种非共生萌发初探 | 第20页 |
·材料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页 |
·送春×多花兰杂种非共生萌发技术体系研究 | 第20-22页 |
·送春×多花兰杂种萌发过程的形态观察 | 第20页 |
·材料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页 |
·不同胚龄种子的萌发研究 | 第20-21页 |
·材料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页 |
·不同种皮处理方法对萌发的影响 | 第21页 |
·材料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页 |
·萌发后原球茎增殖的研究 | 第21-22页 |
·材料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2页 |
·原球茎分化与壮苗 | 第22页 |
·材料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页 |
·送春×多花兰种间杂种及其亲本的ISSR分析 | 第22-27页 |
·材料 | 第22-24页 |
·试剂及其来源 | 第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供试材料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27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24页 |
·适于本试验的ISSR-PCR扩增体系的优化 | 第24-25页 |
·引物的筛选和退火温度的确定 | 第25页 |
·ISSR-PCR扩增程序 | 第25-26页 |
·电泳及检测 | 第26页 |
·谱带记录及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0页 |
·远缘杂交试验 | 第27页 |
·兰花种间杂种非共生萌发初探 | 第27-28页 |
·送春×多花兰杂种非共生萌发技术体系研究结果 | 第28-33页 |
·送春×多花兰杂种萌发过程的形态观察 | 第28-30页 |
·不同胚龄种子对萌发的影响 | 第30页 |
·不同种皮处理方法对萌发的影响 | 第30-31页 |
·萌发后原球茎增殖的研究 | 第31-32页 |
·原球茎分化、壮苗与移栽 | 第32-33页 |
·送春、多花兰及其杂交后代形态特征比较 | 第33-34页 |
·送春×多花兰种间杂种及其亲本的ISSR分析 | 第34-40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4页 |
·适于本试验的ISSR-PCR扩增体系的优化 | 第34-36页 |
·引物的筛选和退火温度的确定 | 第36页 |
·ISSR-PCR扩增及电泳及检测 | 第36-37页 |
·ISSR标记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4 问题与讨论 | 第40-43页 |
·兰科植物的远缘杂交和杂交种子的非共生萌发 | 第40页 |
·杂交育种在兰科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分析 | 第40-41页 |
·兰花远缘杂交的遗传分离规律 | 第41-43页 |
5 本文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