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7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8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 ·科学问题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22-2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7-39页 |
| ·资料 | 第27-28页 |
| ·地面资料 | 第27页 |
| ·高空资料 | 第27-28页 |
| ·区域的划分 | 第28-30页 |
| ·面雨量计算区域的划分 | 第28-29页 |
| ·高空水汽计算区域的划分 | 第29-30页 |
| ·插值计算对比 | 第30-34页 |
| ·方法1:距离平方反比法(inverse distance squared,IDS) | 第31页 |
| ·方法2:多元回归法 | 第31-32页 |
| ·方法3: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GIDS) | 第32-34页 |
| ·计算方案的设计 | 第34-37页 |
| ·面雨量序列的计算方案 | 第34-36页 |
| ·高空水汽的计算 | 第36-37页 |
| ·其它计算方法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新疆区域面雨量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 第39-54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EOF及回归方程 | 第40-41页 |
| ·拟合误差分析 | 第41页 |
| ·面雨量年平均分布特征 | 第41-43页 |
| ·面雨量年际变化分析 | 第43页 |
| ·面雨量的季节分布 | 第43-47页 |
| ·各季节面雨量的年代变化 | 第47-48页 |
| ·周期分析与突变检验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第四章 各分区域面雨量分析 | 第54-69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EOF及回归方程 | 第55-56页 |
| ·拟合误差分析 | 第56页 |
| ·各区域面雨量分布特征 | 第56-60页 |
| ·各区域面雨量的年际变化 | 第60-63页 |
| ·周期分析与突变检验 | 第63-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主要流域面雨量分析 | 第69-87页 |
| ·阿克苏河流域 | 第69-75页 |
| ·流域概况 | 第69-70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70-71页 |
| ·EOF及回归方程 | 第71页 |
| ·拟合误差分析 | 第71-72页 |
| ·面雨量的变化及其与径流的关系 | 第72-75页 |
| ·开都河流域 | 第75-81页 |
| ·流域概况 | 第75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75-76页 |
| ·EOF及回归方程 | 第76页 |
| ·拟合误差分析 | 第76-77页 |
| ·雨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径流、湖泊水位的变化的关系 | 第77-79页 |
| ·径流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 | 第79-81页 |
| ·伊犁河流域 | 第81-84页 |
| ·伊犁河流域概况 | 第81-82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82页 |
| ·拟合分析 | 第82页 |
| ·流域年降水分布 | 第82-84页 |
| ·面雨量与径流年际变化 | 第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第六章 新疆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 | 第87-110页 |
| ·引言 | 第87页 |
| ·资料和方法 | 第87-89页 |
| ·新疆年平均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气候特征及变化 | 第89-92页 |
| ·新疆年平均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气候特征 | 第89-92页 |
| ·新疆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年际变化 | 第92页 |
| ·新疆春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气候特征及变化 | 第92-95页 |
| ·新疆春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气候特征 | 第92-94页 |
| ·新疆春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年际变化 | 第94-95页 |
| ·新疆夏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气候特征及变化 | 第95-98页 |
| ·新疆夏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气候特征 | 第95-98页 |
| ·新疆夏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年际变化 | 第98页 |
| ·新疆秋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气候特征及变化 | 第98-101页 |
| ·新疆秋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气候特征 | 第98-101页 |
| ·新疆秋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年际变化 | 第101页 |
| ·新疆冬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气候特征及变化 | 第101-104页 |
| ·新疆冬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气候特征 | 第101-104页 |
| ·新疆冬季水汽输入、输出和收支的年际变化 | 第104页 |
| ·降水转化率的变化特征 | 第104-106页 |
| ·小结 | 第106-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0页 |
| 第七章 新疆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 | 第110-126页 |
| ·引言 | 第110-111页 |
| ·资料和方法 | 第111-112页 |
| ·春、秋季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模态及变化 | 第112-117页 |
| ·夏季大气含水量的气候特征、模态及变化 | 第117-120页 |
| ·冬季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模态及变化 | 第120-121页 |
| ·新疆年大气含水量的气候特征及变化 | 第121-123页 |
| ·小结 | 第123-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26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26-132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26-129页 |
| ·本文的特色和主要创新点 | 第129-130页 |
|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第130-132页 |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