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格勒技术哲学思想述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斯宾格勒生平及其学术思想介绍 | 第8-11页 |
·斯宾格勒的生平 | 第8-9页 |
·斯宾格勒的学术思想介绍 | 第9-11页 |
·斯宾格勒技术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思想根源 | 第11-14页 |
·历史背景 | 第11-12页 |
·思想根源 | 第12-14页 |
·易卜生的象征主义 | 第12页 |
·瓦格纳的悲观主义情结 | 第12-13页 |
·灵魂的导师——尼采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写作思路 | 第17页 |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7-19页 |
2. 斯宾格勒的技术演化观 | 第19-28页 |
·斯宾格勒论技术的产生 | 第19-21页 |
·人的起源——手的创生 | 第19-20页 |
·工具的产生—手的延长 | 第20-21页 |
·斯宾格勒论技术的发展 | 第21-24页 |
·语言—技术的发展阶段 | 第21-22页 |
·事业与组织的发展 | 第22-24页 |
·斯宾格勒论技术的高潮与没落 | 第24-28页 |
·斯宾格勒论技术的高潮 | 第24-25页 |
·斯宾格勒论技术的没落 | 第25-28页 |
3. 斯宾格勒对技术本质的理解 | 第28-34页 |
·技术是一种生命策略 | 第28-29页 |
·技术是一种权力意志 | 第29-30页 |
·技术与浮士德文化 | 第30-34页 |
·浮士德文化的特点——远方感 | 第30-31页 |
·技术是一种浮士德文化的“外化” | 第31-34页 |
4. 斯宾格勒的技术哲学思想评析 | 第34-41页 |
·斯宾格勒与卡普、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的比较 | 第34-36页 |
·不同的学术背景 | 第34页 |
·采用不同视角关注技术本质 | 第34-36页 |
·斯宾格勒与卡尔·雅斯贝斯的技术哲学思想的比较 | 第36-38页 |
·卡尔·雅斯贝斯的学术背景 | 第36-37页 |
·技术阶段的不同划分 | 第37-38页 |
·斯宾格勒技术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局限性 | 第38-41页 |
·斯宾格勒技术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38-39页 |
·斯宾格勒技术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