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8-10页 |
| 第二章 MIMO-OFDM 系统 | 第10-24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MIMO 技术 | 第10-15页 |
| ·MIMO 技术概述 | 第10-11页 |
| ·MIMO 信道模型 | 第11-13页 |
| ·MIMO 系统的信道容量 | 第13-14页 |
| ·MIMO 技术的优缺点 | 第14-15页 |
| ·OFDM 技术 | 第15-20页 |
| ·OFDM 技术概述 | 第15页 |
| ·OFDM 的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 ·采用DFT 实现OFDM 系统 | 第17-18页 |
|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18-19页 |
| ·OFDM 技术的优缺点 | 第19-20页 |
| ·MIMO-OFDM 系统 | 第20-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空时编码技术 | 第24-34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第一类空时编码 | 第24-30页 |
| ·分层空时码 | 第24-26页 |
| ·空时格型码 | 第26-28页 |
| ·空时分组码 | 第28-30页 |
| ·第二类空时编码 | 第30-33页 |
| ·差分空时码 | 第30-32页 |
| ·酉空时码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空时频编码 | 第34-44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STF-OFDM 系统模型 | 第34-35页 |
| ·子载波分组和循环延迟分集 | 第35-38页 |
| ·子载波分组技术 | 第35-36页 |
| ·循环延迟分集 | 第36-38页 |
| ·空时频编码设计准则 | 第38-42页 |
| ·空时频码成对错误概率分析 | 第38-41页 |
| ·空时频码编码设计准则 | 第41-42页 |
| ·空时频编码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DUSF-OFDM 和DUSTF-OFDM | 第44-54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DUSF-OFDM | 第44-48页 |
| ·信息酉矩阵集 | 第44-45页 |
| ·DUSF-OFDM 编码 | 第45-47页 |
| ·DUSF-OFDM 解码 | 第47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7-48页 |
| ·DUSTF-OFDM | 第48-53页 |
| ·DUSTF-OFDM 编码 | 第48-50页 |
| ·DUSTF-OFDM 解码 | 第50-51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双电平DUSTF-OFDM | 第54-61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双电平DUSTF-OFDM | 第55-59页 |
| ·双电平DUSTF-OFDM 编码 | 第55-57页 |
| ·双电平DUSTF-OFDM 解码 | 第57-58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1-63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1页 |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