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理论探讨 | 第12-24页 |
一、中医学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认识的历史回顾及研究概况 | 第12-18页 |
(一) 命名沿革 | 第12页 |
(二) 病因病机 | 第12-15页 |
(三) 中医学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辨证治疗概况 | 第15-18页 |
二、现代医学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一)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 | 第18页 |
(二)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 第18-19页 |
(三)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 第19-20页 |
(四)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 第20-24页 |
实验研究 | 第24-36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24页 |
二、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一)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二) 药物与主要试剂、仪器 | 第24-26页 |
三、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一) 造模前的处理及分组 | 第26页 |
(二) 造模阶段 | 第26-27页 |
(三) 给药治疗阶段 | 第27页 |
四、标本采集、指标检测及方法 | 第27页 |
(一) 标本采集 | 第27页 |
(二) 指标检测及方法 | 第27页 |
五、统计学处理 | 第27-28页 |
六、实验结果 | 第28-29页 |
(一) 热喘平口服液对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4(IL-4)水平的影 响 | 第28页 |
(二) 热喘平口服液对哮喘豚鼠血清中血栓素 B 2 ( T X B 2 )水平的影 响 | 第28-29页 |
七、讨论 | 第29-34页 |
(一) 热喘平口服液的立法依据及组方分析 | 第29-32页 |
(二) 实验指标的选择 | 第32-34页 |
(三)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 第34页 |
(四) 本实验有关问题的探讨 | 第34页 |
八、结论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