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属光栅的调焦系统研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调焦系统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 ·系统指标和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论文的结构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调焦的原理和方法 | 第14-22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光电跟踪系统工作方式 | 第14页 |
| ·自动调焦在光电跟踪系统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 ·光电跟踪系统的调焦方法 | 第15-16页 |
| ·调焦原理 | 第16-18页 |
| ·调焦精度分析 | 第18-21页 |
| ·调焦系统的误差来源 | 第19-20页 |
| ·调焦系统的标校及修正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调焦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2-45页 |
| ·调焦系统的系统组成 | 第22-23页 |
| ·金属光栅传感器 | 第23-29页 |
| ·传感器选型 | 第23页 |
| ·金属光栅的选型 | 第23-26页 |
| ·金属光栅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 第26-28页 |
| ·金属光栅的安装工艺 | 第28-29页 |
| ·调焦控制电路的主要元件特点 | 第29-34页 |
| ·DSP 芯片 TMS320F2812 | 第29-32页 |
| ·FPGAXC2S200 | 第32-34页 |
| ·电源以及驱动器模块 | 第34-37页 |
| ·电机的选型 | 第37-38页 |
| ·调焦电路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第38-44页 |
| ·设计概况 | 第38-39页 |
| ·TMS320F2812 的逻辑设计 | 第39-41页 |
| ·串口设计 | 第41-42页 |
| ·位置传感器信号处理 | 第42-43页 |
| ·可靠性设计 | 第43-44页 |
| ·电磁兼容设计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调焦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5-51页 |
| ·软件功能 | 第45页 |
| ·软件开发工具 CCS3.1 | 第45-46页 |
| ·软件设计 | 第46-49页 |
| ·DSP 的程序结构 | 第46-47页 |
| ·电机控制程序 | 第47-48页 |
| ·串口通讯程序 | 第48-49页 |
| ·LED 显示驱动程序 | 第49页 |
| ·cmd 文件设计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 | 第51-58页 |
| ·引言 | 第51-53页 |
| ·系统功能测试 | 第53-56页 |
| ·研制结果和结论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攻博/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