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插图目录 | 第13-15页 |
表格目录 | 第1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43页 |
·引言 | 第16-19页 |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 第19-30页 |
·基于蜂窝技术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 第19-24页 |
·蜂窝数字式分组数据CDPD | 第19-20页 |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 第20-22页 |
·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 第22-23页 |
·第三代移动通信3G数据接入业务 | 第23-24页 |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宽带接入技术 | 第24-30页 |
·HomeRF | 第24-25页 |
·Bluetooth | 第25-26页 |
·HiperLAN/2 | 第26-27页 |
·UWB | 第27-28页 |
·IEEE802.11 | 第28-29页 |
·IEEE802.16等系列无线接入方式 | 第29-30页 |
·移动Ad hoc网络介绍 | 第30-39页 |
·发展历史 | 第31-32页 |
·关键特征 | 第32-34页 |
·应用前景 | 第34-35页 |
·研究热点 | 第35-39页 |
·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 | 第36-37页 |
·TCP协议的研究及改进 | 第37-38页 |
·新的路由协议 | 第38页 |
·跨层协议设计 | 第38-39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39-40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40-43页 |
第2章 IEEE 802.11协议标准 | 第43-59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IEEE 802.11协议发展 | 第44-47页 |
·物理层的发展 | 第44-46页 |
·媒体访问控制层(MAC)的发展 | 第46-47页 |
·MAC层协议分析 | 第47-58页 |
·帧间隔定义 | 第48-50页 |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 第50-56页 |
·CSMA/CA机制 | 第50-52页 |
·DCF基本接入方式 | 第52-53页 |
·RTS/CTS机制 | 第53-56页 |
·点协调功能PCF | 第56-57页 |
·EDCF功能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3章 一种基于大干扰范围的自适应MAC策略 | 第59-76页 |
·引言 | 第59-61页 |
·知识回顾 | 第61-62页 |
·大干扰范围问题分析 | 第62-68页 |
·干扰范围 | 第62-64页 |
·RTS/CTS的有效性 | 第64-66页 |
·大干扰范围的影响 | 第66-68页 |
·CTS回送策略 | 第68-7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1-75页 |
·七节点线状网络场景 | 第71-73页 |
·随机拓扑场景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4章 一种基于功率控制的MAC协议设计 | 第76-90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功率控制中的干扰问题 | 第77-81页 |
·理论依据 | 第78页 |
·传输范围与干扰范围 | 第78-81页 |
·功率控制中的隐藏终端问题 | 第81-83页 |
·发送功率的选取及发送策略 | 第83-87页 |
·基本功率控制方案 | 第83-84页 |
·发送功率的调整 | 第84-8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一种基于平均剩余负载比的负载均衡策略 | 第90-102页 |
·引言 | 第90-91页 |
·网络过载问题 | 第91-92页 |
·负载均衡的判断方法 | 第92-94页 |
·负载均衡策略和算法 | 第94-9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全文总结 | 第102-103页 |
·工作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0-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1-123页 |
缩略语索引表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