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8页 |
第一章 作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行政法律关系理论 | 第18-38页 |
第一节 传统行政法学分析方法反思 | 第18-23页 |
一、传统分析方法——行政行为理论 | 第18-20页 |
二、反思与新方法引入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引入新方法——行政法律关系理论 | 第23-36页 |
一、行政法律关系理论研究 | 第23-27页 |
二、引入行政法律关系理论分析高校法律关系 | 第27-35页 |
三、以重要性理论构建高校行政法律关系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二章 高校与教师的行政法律关系 | 第38-71页 |
第一节 聘任制下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8-48页 |
一、旧体制下高校与教师的关系 | 第38-40页 |
二、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与教师地位保障 | 第40-48页 |
第二节 高校与教师的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 第48-70页 |
一、高校对教师的权力与义务 | 第48-64页 |
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 第64-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三章 高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 | 第71-99页 |
第一节 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变化 | 第71-74页 |
一、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 第71-72页 |
二、"田永案"、"刘燕文案"后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变化 | 第72-74页 |
第二节 高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 第74-98页 |
一、高校对学生的权力与义务 | 第75-96页 |
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 第96-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第四章 教师、学生的权利保障制度 | 第99-124页 |
第一节 正当程序 | 第99-104页 |
一、一般原理 | 第100-102页 |
二、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102-103页 |
三、解决方案 | 第103-104页 |
第二节 申诉制度 | 第104-116页 |
一、教师申诉制度 | 第105-112页 |
二、学生申诉制度 | 第112-114页 |
三、申诉制度与相关救济制度的衔接 | 第114-116页 |
第三节 司法审查制度 | 第116-123页 |
一、确立"重要性事项"为受案标准 | 第116-118页 |
二、高校权力行为司法审查之审查事项 | 第118-120页 |
三、高校权力行为司法审查之审查标准 | 第120-122页 |
四、穷尽救济和司法最终原则 | 第122-123页 |
小结 | 第123-124页 |
结语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7页 |
附件 二十一世纪美国大学学生守则范本及听证笔录样本 | 第137-165页 |
后记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