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1 水体富营养化 | 第11-12页 |
·水体富营养化 | 第11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第11-12页 |
2 乌江状况 | 第12-14页 |
·乌江概述 | 第12-13页 |
·乌江“水华”及发生条件 | 第13页 |
·修建三峡水库对乌江水体的影响 | 第13-14页 |
3 光照、温度和水流速度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 第14-15页 |
·光照、温度对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 | 第14-15页 |
·水流速度对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 | 第15页 |
4 环境因子对微藻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影响的研究 | 第15-16页 |
·微藻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意义 | 第15页 |
·微藻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 第15-16页 |
5 本论文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温度升高对高光强环境下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光能利用和生长的阻抑效应(生态学报,2007,27:662-667) | 第20-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数据分析 | 第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光照和温度对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淬灭(NPQ)的影响 | 第23-24页 |
·光照和温度对蛋白核小球藻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的影响 | 第24-25页 |
·光照和温度对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a(Chl a)浓度增长的影响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藻类的电子传递和光合放氧之间的关系 | 第29-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1页 |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小球藻的生长、光合放氧与呼吸 | 第31-32页 |
·菱形藻的生长、光合放氧与呼吸 | 第32-33页 |
·水生集胞藻的生长、光合放氧与呼吸 | 第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三峡库区蓄水后乌江藻类生长和竞争变动初探 | 第37-47页 |
1 乌江概况 | 第39-4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乌江水体藻类组成分析 | 第40页 |
·培养方法 | 第40页 |
·数据分析 | 第40-41页 |
3 结果 | 第41-44页 |
·乌江藻类组成 | 第41-42页 |
·不同季节光照、温度条件对硅藻含量比例变化的影响 | 第42页 |
·流动水体条件对藻类生长和不同藻类竞争的影响 | 第42-44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4-45页 |
·乌江春季发生水华成因分析 | 第44页 |
·水流对藻类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7-51页 |
一、不同光照、温度水平对小球藻生长、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二、温度变化对蛋白核小球藻、菱形藻和水生集胞藻的光合速率生产(Gross P)与电子传递 速率(ETR)之间比率的影响 | 第48页 |
三、水流速度对乌江藻类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 第48-49页 |
四、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