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 ·可靠性评估方法的发展 | 第13-15页 |
| ·现行常用的结构鉴定方法 | 第15-18页 |
| ·我国现行标准及鉴定规定 | 第18页 |
| ·本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ANSYS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21-29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ANSYS的技术特点 | 第21-23页 |
| ·ANSYS的技术特点 | 第21-23页 |
| ·ANSYS的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 第23页 |
| ·ANSYS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传统的可靠性鉴定方法 | 第29-41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可靠性鉴定方法的分类 | 第30-33页 |
| ·传统经验法 | 第30-31页 |
| ·实用鉴定法 | 第31-32页 |
| ·概率鉴定法 | 第32-33页 |
| ·建筑物评定的内容及方法(实用鉴定方法) | 第33-34页 |
| ·我国现行的标准及鉴定方法(主要讲述民用建筑的鉴定) | 第34-38页 |
| ·我国现行可靠性鉴定方法存在的不足 | 第38-40页 |
| ·可靠性鉴定的发展方向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结构可靠性鉴定方法的探索 | 第41-57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现行既有结构可靠性鉴定存在的主要缺陷 | 第42-43页 |
| ·结构构件与整体结构性能的关系 | 第43-46页 |
| ·结构整体性能在结构的鉴定过程中的研究情况 | 第46-47页 |
| ·结构鉴定中考虑结构整体性能的探索 | 第47-49页 |
| ·结构整体性能可靠性鉴定的思路 | 第49-51页 |
| ·将计算机软件引入可靠性鉴定过程的探索 | 第51-53页 |
| ·ANSYS的概率分析功能 | 第51页 |
| ·ANSYS的概率分析方法 | 第51-52页 |
| ·ANSYG在实际的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 第52-53页 |
| ·ANSYS进行可靠性鉴定的依据 | 第53页 |
| ·将ANSYG引入可靠性鉴定中的优点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工程实践 | 第57-99页 |
| ·工程概况 | 第57-60页 |
| ·委托单位和房屋概况 | 第57-58页 |
| ·房屋建筑结构概况 | 第58-60页 |
| ·采用检测-鉴定方法进行可靠性鉴定 | 第60-70页 |
| ·房屋质量检测目的与内容 | 第60-61页 |
| ·房屋结构复核与损伤状况的检测 | 第61-63页 |
| ·房屋材料强度的检测 | 第63页 |
| ·房屋倾斜及相对不均匀沉降的检测 | 第63-64页 |
| ·房屋结构安全性的计算分析 | 第64-67页 |
| ·检测及分析结果 | 第67-69页 |
| ·检测分析工期、费用概算及成效 | 第69-70页 |
| ·运用ANSYS进行仿真模拟分析 | 第70-92页 |
| ·分析基础 | 第70页 |
| ·ANSYS分析 | 第70-90页 |
| ·分析结果 | 第90-91页 |
| ·工期、费用及成效 | 第91-92页 |
| ·两种鉴定方法比较 | 第92-95页 |
| ·加固方案建议 | 第95-99页 |
| ·加固原因 | 第95页 |
| ·房屋加固的建议方案 | 第95-97页 |
| ·主要技术依据 | 第97-9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1页 |
| ·全文总结 | 第99-100页 |
| ·展望 | 第100-101页 |
| 附图及照片 | 第101-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