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8页 |
| 第一节、选题来源 | 第10-11页 |
| 第二节、国内、外石笋古气候记录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 ·国外石笋古气候记录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国内石笋古气候记录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研究 | 第14-15页 |
| ·全新世之前的气候变化研究 | 第15-17页 |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石笋古气候研究方法及基本原理 | 第18-41页 |
| 第一节 石笋碳氧同位素研究方法与基本原理 | 第19-28页 |
| ·氧同位素 | 第19-24页 |
| ·碳同位素 | 第24-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石笋微量元素研究方法与基本原理 | 第28-33页 |
| 第三节 石笋Sr同位素综述 | 第33-34页 |
| 第四节 其他方面研究方法与基本原理 | 第34-41页 |
| ·石笋纹层 | 第34-36页 |
| ·铀元素及其同位素 | 第36-38页 |
| ·石笋与构造 | 第38-39页 |
| ·石笋孢粉学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域地理概况及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41-45页 |
| 第一节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第41页 |
| 第二节 样品采集与测试 | 第41-45页 |
| ·样品描述 | 第41-43页 |
| ·年代测试 | 第43页 |
| ·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分析 | 第43-44页 |
| ·Sr同位素(~(87)Sr/~(86)Sr)分析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5-71页 |
| 第一节 结果 | 第45-54页 |
| ·年龄模式建立 | 第45-47页 |
| ·δ ~(18)O值及其变化 | 第47页 |
| ·δ ~(13)C值及其变化 | 第47-50页 |
| ·微量元素比值及其变化 | 第50-52页 |
| ·~(87)Sr/~(86)Sr及其变化 | 第52-54页 |
| 第二节 讨论 | 第54-71页 |
| ·氧同位素及其意义 | 第54-57页 |
| ·碳同位素及其意义 | 第57-61页 |
| ·微量元素Mg、Sr、Ba变化及其意义 | 第61-65页 |
| ·Sr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其意义 | 第65-67页 |
| ·洞口环境的影响 | 第67-7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6页 |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