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技术的网络接入方案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接入方案的背景 | 第10页 |
·下一代互联网络不能很快实现的原因 | 第10-11页 |
·研究接入方案的意义 | 第11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IPV6的技术特点 | 第13-30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IPV6的产生 | 第14-16页 |
·IPV4面临的危机 | 第14-15页 |
·IPV6的产生 | 第15-16页 |
·IPV6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第16-19页 |
·IPV6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 第16页 |
·进行IPV6实验的几个关键技术 | 第16-17页 |
·我国在IPV6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 第17-19页 |
·IPV6的优势 | 第19-22页 |
·IPV6的地址类型 | 第22-28页 |
·IPV6地址分类 | 第22-26页 |
·IPV6地址表示 | 第26-27页 |
·IPV6地址空间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几种常用过渡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 第30-45页 |
·引言 | 第30页 |
·目前几种主要的接入技术 | 第30-40页 |
·隧道技术 | 第30-36页 |
·协议转换技术 | 第36-38页 |
·双栈技术 | 第38页 |
·基于MPLS的IPV6过渡技术 | 第38-39页 |
·专用IPV6网络 | 第39页 |
·纯IPV6网络 | 第39-40页 |
·几种接入技术优缺点比较 | 第40-41页 |
·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接入方案研究 | 第45-57页 |
·引言 | 第45页 |
·方案设计 | 第45-48页 |
·方案设计中期待解决的问题 | 第45-46页 |
·方案设计 | 第46页 |
·工作原理分析 | 第46-47页 |
·路由器的收发规则 | 第47-48页 |
·隧道及双栈代理配置 | 第48-55页 |
·实验总结 | 第55页 |
·下一步实验设计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