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工程中二次曲面及简单自由曲面提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逆向工程技术概述 | 第9-12页 |
·逆向工程的概念 | 第9-11页 |
·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 | 第11-12页 |
·逆向工程中的曲面分类及表示方法 | 第12-15页 |
·曲面分类 | 第12-14页 |
·曲面的表示方法 | 第14-15页 |
·课题概述 | 第15-17页 |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基于离散点云的法矢和曲率估算技术研究 | 第19-32页 |
·最小二乘法 | 第19-20页 |
·曲面曲率计算的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法矢及曲率估算的传统方法 | 第21-23页 |
·法矢估算的传统方法及其优缺点 | 第21-22页 |
·曲率估算的传统方法及其优缺点 | 第22-23页 |
·用改进的方法估算离散点云的法矢和曲率 | 第23-29页 |
·基本算法思想 | 第23页 |
·计算数据点的k-邻域 | 第23-24页 |
·法矢初值估算 | 第24-25页 |
·法矢方向调整 | 第25页 |
·法矢修正 | 第25-28页 |
·计算曲率精确值 | 第28-29页 |
·应用实例及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曲面类型识别及二次曲面提取技术研究 | 第32-50页 |
·曲面类型识别 | 第32-34页 |
·二次曲面的表示 | 第34-35页 |
·平面方程 | 第34页 |
·球面方程 | 第34页 |
·圆柱面方程 | 第34页 |
·圆锥面方程 | 第34-35页 |
·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二次曲面提取 | 第35-39页 |
·确定编码方案 | 第35-36页 |
·确定适应度函数 | 第36页 |
·选择策略 | 第36页 |
·交叉 | 第36-37页 |
·变异 | 第37页 |
·确定终止条件 | 第37-38页 |
·遗传算法的实现 | 第38-39页 |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二次曲面提取 | 第39-44页 |
·平面提取 | 第39-40页 |
·球面提取 | 第40-42页 |
·圆柱面提取 | 第42-43页 |
·圆锥面提取 | 第43-44页 |
·应用实例与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遗传算法提取二次曲面 | 第44-46页 |
·最小二乘法提取二次曲面 | 第46-49页 |
·两种算法的比较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拉伸面和旋转面提取技术研究 | 第50-73页 |
·线几何理论概述 | 第50-52页 |
·直线的Plucker 坐标 | 第51页 |
·线性复合丛 | 第51页 |
·螺旋运动 | 第51-52页 |
·拉伸轴和旋转轴的提取 | 第52-59页 |
·拉伸轴方向的计算 | 第52-54页 |
·旋转轴的计算 | 第54-55页 |
·拉伸方向及旋转轴提取的应用实例 | 第55-59页 |
·点云切片技术 | 第59-66页 |
·拉伸面轮廓线数据的获取 | 第60页 |
·旋转面轮廓线数据的获取 | 第60-61页 |
·带状投影点集的细化 | 第61-63页 |
·对细化的投影点集进行简化与排序 | 第63-64页 |
·带状投影点集细化实例 | 第64-66页 |
·基于特征点的轮廓线分段提取 | 第66-71页 |
·轮廓线离散数据的曲率估算 | 第66-67页 |
·基于曲率的特征点提取 | 第67-69页 |
·线型识别 | 第69-70页 |
·轮廓线的分段拟合 | 第70-71页 |
·应用实例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可视化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73-87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73-75页 |
·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73页 |
·功能模块划分 | 第73-75页 |
·系统的实现 | 第75-80页 |
·系统框架的搭建 | 第75-77页 |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77-80页 |
·综合实例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