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金融经济内在关系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中小银行发展的研究 | 第15-18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8-19页 |
第2章 地方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机理分析 | 第19-30页 |
·地方中小银行的涵义 | 第19-23页 |
·地方中小银行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我国地方中小银行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1-23页 |
·地方中小银行的比较优势 | 第23-27页 |
·地方中小银行的信息成本优势 | 第24-26页 |
·地方中小银行的代理成本优势 | 第26-27页 |
·地方中小银行与地方经济互动关系分析 | 第27-30页 |
·地方中小银行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第27-29页 |
·地方经济深刻影响地方中小银行发展 | 第29-30页 |
第3章 东部地区地方中小银行发展格局及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 | 第30-42页 |
·东部地区地方中小银行发展的经济金融环境考察 | 第30-33页 |
·东部地区地方中小银行发展的经济环境考察 | 第30-32页 |
·东部地区地方中小银行发展的金融环境考察 | 第32-33页 |
·东部地区地方中小银行发展概况 | 第33-35页 |
·东部地区农村中小银行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东部地区城市中小银行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东部地区地方中小银行发展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 | 第35-42页 |
·民营社区型发展模式 | 第36-38页 |
·国有企业控股型发展模式 | 第38-40页 |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 第40-42页 |
第4章 地方中小银行三种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42-64页 |
·各模式形成原因的比较 | 第42-47页 |
·民营社区型发展模式形成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国有企业控股型发展模式形成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形成原因分析 | 第46-47页 |
·三种发展模式下中小银行产权结构的比较 | 第47-54页 |
·各模式下银行产权主体的比较 | 第48-51页 |
·各模式下银行股权集中度的比较 | 第51-54页 |
·三种发展模式下中小银行经营绩效的比较 | 第54-63页 |
·各模式下银行经营安全性的比较 | 第55-61页 |
·各模式下银行盈利能力的比较 | 第61-63页 |
·对地方中小银行三种发展模式适用性的思考 | 第63-64页 |
第5章 对我国地方中小银行发展的若干思考 | 第64-72页 |
·优化地方中小银行产权结构 | 第64-67页 |
·扩大地方中小银行产权主体范围 | 第64-66页 |
·优化地方中小银行股权集中度 | 第66-67页 |
·改善地方中小银行公司治理 | 第67-68页 |
·完善地方中小银行内部制衡机制 | 第67页 |
·完善地方中小银行激励约束机制 | 第67-68页 |
·鼓励小规模银行发展 | 第68-70页 |
·我国小规模银行的缺失 | 第68页 |
·发展我国小规模银行的主要途径 | 第68-69页 |
·对我国小规模银行发展政策的解读和评价 | 第69-70页 |
·积极转变政府角色 | 第70-72页 |
·减少政府对地方中小银行的直接干预 | 第70页 |
·注重提供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 | 第70-71页 |
·强化行业监管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所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附录B 东部地区地方中小银行回归分析基本数据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