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7-8页 |
| ·名词界定与研究范围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中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理论综述 | 第13-19页 |
|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综述 | 第13-16页 |
|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13-14页 |
|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述评 | 第14-16页 |
|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综述 | 第16-17页 |
|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脉络 | 第16-17页 |
|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述评 | 第17页 |
| ·中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差异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国民党与民进党的社会福利理念比较分析 | 第19-27页 |
| ·国民党的理想与实践中的社会福利理念 | 第19-23页 |
| ·国民党理想中的社会福利理念 | 第19-21页 |
| ·国民党施政中的社会福利理念 | 第21-23页 |
| · | 第23-25页 |
| ·民进党理想中的社会福利理念 | 第23-24页 |
| ·民进党施政中的社会福利理念 | 第24-25页 |
| ·国民党与民进党社会福利理念差异的比较分析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国民党与民进党社会福利政策比较分析 | 第27-40页 |
| ·国民党社会福利政策的演变 | 第27-30页 |
| ·政治稳定时期的残补型社会福利政策 | 第27-28页 |
| ·经济起飞时期选择性工业成就式的社会福利政策 | 第28-29页 |
| ·政治转型时期的普遍性社会保险型福利政策 | 第29-30页 |
| ·民进党社会福利政策的演变 | 第30-32页 |
| ·国民党与民进党社会福利政策差异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 第32-40页 |
| ·台湾经济的成长和起飞与国民党谨慎的社会福利政策 | 第32-33页 |
| ·台湾社会结构的变迁与国民党社会福利政策的互动 | 第33-35页 |
| ·国民党均富的分配政策、藏富于民的激励机制与台湾社会福利之间关联 | 第35-37页 |
| ·政治民主化对台湾社会福利的发展与影响 | 第37-38页 |
| ·国民党非均衡发展的福利政策对台湾福利发展的影响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个案分析——国民党与民进党国民年金草案的比较分析 | 第40-44页 |
| ·两党国民年金草案出台的背景 | 第40页 |
| ·国民党与民进党国民年金的主要内容 | 第40-41页 |
| ·国民党国民年金的主要内容 | 第40-41页 |
| ·民进党国民年金的主要内容 | 第41页 |
| ·国民党版国民年金草案与民进党版国民年金草案之间的差异与评述 | 第41-44页 |
| 第六章 台湾福利发展历程中的得失对大陆的启示 | 第44-48页 |
| ·作为经济发展战略支持体系的福利制度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性,在经济起飞阶段,求富与均富不是一对矛盾,两者可以共存,相互支持 | 第44-45页 |
| ·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贯彻藏富于民的激励机制是政府对国民最好的福利保障 | 第45-46页 |
| ·社会福利理念虽有左右之分,却没有优劣之嫌,重在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建立普遍而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有助于扩展福利保障的广泛性与公平性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