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地区水稻联合收割机选型与优化配置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衡阳地区水稻机械化收获状况与要求 | 第13-17页 |
| 1 衡阳地区自然概况 | 第13页 |
| 2 衡阳地区水稻机械化收获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 ·打稻机、脱粒机的发展 | 第13-14页 |
| ·割晒机的发展 | 第14页 |
| ·联合收割机的发展 | 第14-15页 |
| 3 衡阳地区水稻收获机械性能要求 | 第15-16页 |
| ·衡阳地区水稻收获期稻作生态特点 | 第15页 |
| ·性能要求 | 第15-16页 |
| 4 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水稻联合收割机选型研究 | 第17-31页 |
| 1 选型原则 | 第17-18页 |
| 2 选型目标 | 第18-19页 |
| 3 选型方法 | 第19页 |
| 4 选型的工作程序 | 第19-21页 |
| 5 二层评判模型对收割机的选型 | 第21-30页 |
| ·二层评判模型 | 第21-22页 |
| ·水稻收割机械选型及结果分析 | 第22-30页 |
| ·水稻收割机械选型中各因素权重的确定 | 第22-26页 |
| ·求评价指标中子因素的权数向量Ai | 第26-27页 |
| ·收割机性能综合评判计算 | 第27-28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 6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水稻联合收割机区域内优化配置 | 第31-40页 |
| 1 收割机配置的综合评判原则和方法 | 第31页 |
| 2 优化配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 ·目标函数 | 第33页 |
| ·约束条件 | 第33-34页 |
| 3 衡阳地区水稻联合收割机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第34-36页 |
| 4 衡阳地区水稻联合收割机优化配置模型求解与分析 | 第36-38页 |
| ·优化配置模型求解 | 第36-37页 |
| ·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 5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40-41页 |
| 1 结论 | 第40页 |
| 2 讨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附录 | 第43-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